资源简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知道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了解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能够解释生活中一些失水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能够比较细胞形态的变化。2. 根据实验现象,能基本归纳出细胞什么时候失水什么时候吸水。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已有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了解转化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吸水失水的变化,感叹生物体的神奇。2.通过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发生,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能够用失水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难点:根据已有的实验现象归纳推理出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活动预备实验,称得萝卜质量,分别放入盐水和清水中。请学生完成预备实验。并面对学生配制一大杯稀盐水,称得萝卜质量记录在黑板上,把萝卜放入稀盐水中。称得两块萝卜条质量,记在任务单上,分别放入盐水和清水中。和学生一起完成各自实验活动,既亲近学生,又能激发学生思考,这堂课我们会学习什么内容呢?为课堂留下悬疑和铺垫。引入新课借助一丛白掌的水培盆栽,直观引入植物吸水现象。引出课题告诉学生这种植物是白掌问:这种培养方式叫什么?自然问出:老师发现盆中水少了,去哪了?板书: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继续提问:植物是怎么吸收水分的?观察思考集体回答问题:水被植物吸收了,水蒸发散失了。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回答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水培植物导入新课,盆中水变少的现象容易引起学生思考,而且学生根据前概念容易回答出水去哪了。为新课的学习搭好第一个台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继续提问,引发思考。明确这堂课我们将研究植物吸水问题。进行新课植物吸水(主要是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的探究)告诉学生这堂课将从:水进入植物体、水的作用、水去向何方等三方面展开学习问: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是一个个水分子的话,那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的呢?根又是怎么吸水的呢?认真听讲,引发思考思考、回答继续思考、回答 学生把自己当做水分子,可以身临其境地思考。进一步提问,学生不清楚根是怎么吸水的,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热情。继续引导,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要研究植物的吸水问题,先要研究细胞能否吸水。显微镜下观察清水下和蔗糖水下的洋葱表皮细胞。问:这两者在细胞形态上有什么不同?继续引导:液泡发生什么变化?板书:清水中 吸水 糖水中 失水提问:那细胞在盐水中会是什么状态?能否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请汇报你们的方案问:他的方案你们赞同吗?教师给出规范的操作步骤、巡视指导学生操作请学生分享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你发现什么?板书:盐水中 失水继续提问:细胞在盐水中一定失水吗?测量课前放在临时配制盐水中的萝卜质量副板书 实验后质量问:盐水中 失水对吗?应该怎么更正?细胞有的时候吸水,有的时候失水,有什么规律吗?请学生归纳。引导板书: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吸水知道了吸水失水原理,老师来考考你,植物主要依靠什么细胞吸水的?请判断土壤溶液浓度与根毛细胞液浓度的关系问:根据植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根毛细胞要顺利吸水,其结构有什么特点?现在水通过根毛细胞的吸收已顺利进入植物体内,他有什么作用听讲集体回答: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仔细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知道它是洋葱表皮细胞,了解紫色色素是在液泡中的。对比后回答问题。得出结论集体回答讨论,设计实验个别汇报,其他同学听汇报思考并判断方案是否可行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小组汇报思考、回答认同思考,自我否认,不一定。观察演示实验一位同学帮助老师实验学生对比,得出结论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对照之前实验结论归纳,得出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思考、回答思考,集体回答观察、思考个别回答听讲从宏观引导至微观观察,一步一步启发思考,用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课堂实验,更有说服力。数码显微镜把细胞结构投到屏幕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叹细胞的神奇。通过对比两张装片,直观清楚地明白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后各是什么状态。建立起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形象模型。过渡到盐水中细胞失水的探究课前的活动在这起到作用,引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给予学生表现机会同学自己评价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体验获得实验数据的成功感。得出细胞在盐水中失水的结论提问引发认知冲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继续用实验获得的数据说话根据实验数据,更正板书学会归纳知识,自主得出科学知识,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体验科学原理得出的过程和方法。对刚学到细胞吸水失水原理的应用,巩固知识。并且过渡到植物根毛细胞的学习学习根毛细胞结构特点,建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建立基础。过渡水的作用请同学阅读教材P94植物对水分的运输和利用两节内容,完成任务单。请学生汇报阅读,完成学习任务单。单独汇报,相互补充完成知识的学习简单的了解知识,通过自读式学习方式完成。体验自我学习的快乐。水的去向(主要是蒸腾作用的学习)请阅读资料:一颗玉米一生中要吸收200Kg水,其中只有1%-2%用来新陈代谢。问:大部分水去哪了?思考集体回答拓展学生知识,过渡到植物蒸腾作用的学习问:植物散失水分你能看见吗?为什么?拿出创新实验教具,把一棵新鲜植物枝条插进水中,塞进橡胶塞,打开光照,问:这棵植物现在有在进行蒸腾作用吗?你可以设计实验证明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引导学生,在学生的补充下演示操作。等待实验结果的同时继续提问:如果把每张叶片涂上凡士林,蒸腾作用还会继续吗?问:植物最主要的蒸腾作用器官是什么?继续问:植物好不容易才吸收水分,就白白散失掉了吗?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回答思考回答观察植物思考,集体回答思考,设计实验继续思考思考,集体回答思考回答学生讨论,个别汇报,相互补充,领会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已学知识,得出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把植物带到教室,为学生蒸腾作用学习创设良好情境,也为实验设计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不同实验思维方法。自然引发学生思考,想到气孔被堵住,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得出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相互讨论得出巩固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课堂提升、小结问:如果你就是进入植物的水分子,更希望自己去向何方?以第一人称“我”表述愿意去向何方以“我”进行表述,把整堂课的知识贯穿在自己的表述中,既起到知识的应用提升巩固,又避免老师课堂小结的效果。课堂小练请同学思考思考回答知识应用课后活动实验观察请同学对课堂实验的萝卜条,植物蒸腾作用再观察观察实验活动,讨论实验材料的再利用,实验现象的再发现,为激发学生课后家庭实验埋下伏笔。【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生命科学的内容,生物课堂难在实验探究的设计和突破,原因在于生物实验周期长,影响因素大,实验偶然性多。要不要在课堂呈现细胞吸水失水实验,要不要进行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怎么进行设计?思考许久,还是决定把实验带到课堂,就是为了学生能从实验中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但由于完成萝卜吸水失水实验得到明显实验现象需要十多分钟,一直等待是不可行的,所以我安排课前活动,先把萝卜放入清水和盐水中,课中学生设计实验又容易把它用起来,教学效果较好。植物蒸腾作用创新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思维是一种挑战,大部分同学前概念中是用塑料袋罩在植物上方观察水雾,事实上这个实验基本是失败的。所以我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用转化法、放大法思想从下面吸水过程进行观察。此实验需要用时八分钟左右,也随各种外因变化,所以我安排学生在课后观察,这时候的学生好奇心足,对实验成功很期待,抓住这种心理教学,容易把科学教学带到课外。当然,我还是在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实验材料和课的设计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板书设计】 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植物吸水与失水清水中 吸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失水浓度高糖水中 失水浓度高盐水中 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吸水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