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体育课件-复习儿童基本舞步 全国通用(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体育课件-复习儿童基本舞步 全国通用(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19张PPT。体育与健康(水平一)课时教案
复习儿童基本舞步
——快乐的春天一、指导思想: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快乐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本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促进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创设“春天”的各种情境、游戏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像小树一样在快乐的春天里茁壮成长。二、教材分析“儿童基本舞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水平一的教学内容之一,这一内容从动作方式到所用教材,都很接近儿童生活,其游戏性和趣味性很浓。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陶冶儿童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为主的各种律动活动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提高灵敏素质、协调能力和韵律感。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身心特点,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但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转移,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学习的持续性弱,不喜欢枯燥的技术及理论学习,导致运动技术学习的效率比较低。该水平段学生60%女生韵律舞蹈动作技能水平相对同龄男生强。本单元教学分为三课时,本课为第三课时,本课选用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四、课时安排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三个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进一步学习儿童基本舞步,学会创编大钹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陶冶儿童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二)体能目标:发展学生上下肢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协调、灵敏性、和韵律感,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
(三)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韵律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五、任务、环境分析 “车鼓”在莆田市涵江区家喻户晓,涵江人以车鼓庆丰收,贺喜事、赛会、接贵宾。喜庆节日,涵江的车鼓队川流不息。“大钹”是车鼓队中的主要乐器,打法简单易学,它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舞步”在韵律操及舞蹈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为了在复习课中让孩子们的学习和兴趣有所提高,因此把“大钹”这种民间传统乐器的打击手法融入到“舞步”中,并串编成一套新的“大钹”击法,提高他们的协调及自学、自练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到成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六、教学程序(一)开始热身部分——寻找春天(导入激发):
游戏《快快躲藏》,大钹操《春天在哪里》
(二)学习提高部分——快乐春天(合作学习):
复习《儿童基本舞步》,游戏《植树造林》
(三)恢复整理部分——回味春天(整理放松):
《柳树醒了》七、教学策略教法:
情境教学法、示范讲解法、评价激励法
学法:
分组练习法、小组合作法、体验法、游戏比赛法、想象创新法
八、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5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50%左右。
3、测量心主绵方法:本课心率测量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隔5分钟测得10秒心率和60秒心率各一次,(每10秒心率×6+60秒心率)/2=结果。 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男同学对韵律舞蹈学习排斥学习不积极。
解决预防的方法:
采用男女同组的异质分组形式,创设小组互相帮忙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十、场地器 材的布置篮球场1块,音响1台、大钹每人1对、提示板4块、提示卡36块、小红花若干朵十一、课外作 业
向家人展示本课创编的大钹动作十二、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50%左右
平均心率:120次∕分钟左右
最高心率:155次∕分钟左右十三、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极高,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年级小学生不喜欢严肃的排队,因此整节课大多以散点式队型进行教学,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老师的带动下积极地参与本课的学习。
二是在舞步的创编过程中,给每个小组一个提示板,把学习的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让学生目标明确,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课堂效率。
三是金光闪闪而又轻便的假大钹,既使学生体验到了家乡车鼓队的气势,又避免了课堂杂音;既开发了乡土教材,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探索了教学内容与地方特色的有机结合。不足之处,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十四、课例点评扎实训练 快乐体育
——评《快乐的春天》一课
吴丽群老师执教的这节体育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将娱乐、趣味、竞争、实践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不仅学到了动作技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成功地体现了“健康第一,快乐为主”的指导思想。
十四、课例点评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具创新。选择涵江地区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大钹作为训练道具,既拉近了学生与教具的距离,产生极强的亲和力;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和人文性。
十四、课例点评 2、整合学科。整合语文教材中充满童趣、要求背诵的课文《柳树醒了》作为放松,使学生在富有诗意的情景中,陶冶心灵,愉悦身心,既达到了提高体育与健康的教育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养。十四、课例点评 3、分组练习。采用男女同组的异质分组形式,创设小组互相帮忙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点评人:李祖成(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小中高教师、特级教师)
谢谢观看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