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阳与影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天里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情况及所引起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2、认识一天中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物体的影子会发生方向与长度的变化。3、认识一天中气温也会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4、知道能够利用影子的变化来测定时间。5、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二)过程与方法 1、能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和物体影子长度变化曲线图,并能分析曲线图发现一天里温度与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2、培养、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与想象力。3、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开展小组的研究活动。二、教学重点制定观察计划,进行观察实验,发现一天里温度与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三、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准备 粉笔、卷尺(米尺)、铅笔、绘图纸、直尺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太阳与影子的奥秘,好吗? 新课讲解: 一、探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一)了解学生已有认知1、看书上的插图,小结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2、大家认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与影子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把大家都认同的意见记下来。3、分组汇报(提示倾听,避免重复发言)。(二)提出问题,作出预测。1、提问:一天中,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气温到底会怎样变化呢?2、分组讨论,作出预测,把预测的结果写在科学文件夹上(三)探讨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计划。1、那么你们认为怎样观察可以验证我们的预测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观察计划。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计划最可行。2、拿出科学文件夹,学生讨论设计,师巡回指导。3、交流讨论的结果,师评价激励:①选择观察物 要选择空旷地直立的物体影子做为观察的对象,旗杆、教学楼影长不容易测定,可选择排球架、单双杠等。如果没有可以用来观测的对象,亦可以在小木板上立一根小杆,再将其放在阳光下用来观察。(观察过程中形成影子的标志物不能移动)②观测项目 太阳的位置、高度,影子的方向与长短。③观察间隔时间 每隔一节课观察记录一次。(四)室外观察,搜集数据1、组长领队下楼,保持安静。2、分组,合作实验,搜集数据。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不良现象。三、总结(提前5分钟回教室)1、评价刚才学生的室外实验表现。2、要求学生下午利用课间活动时间继续观察,记录结果,探索它的规律。3、明确下节课内容:下节课我们将对这节课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出其中的奥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