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10届高考政治热点: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热点综述]在经历了5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和6次中美战略对话(SD)之后,中美两国元首2009年4月在20国集团伦敦峰会期间决定,将这两个对话体系合而为一,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的名称延续下去。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作为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和财政部长蒂莫西 盖特纳作为美国总统巴拉克 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了对话,包括其框架下的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胡锦涛主席向对话开幕致贺辞,奥巴马总统亲临开幕式发表讲话,并会见中方代表团。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紧紧围绕“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的主题,主要包括中美关系、国际和地区以及全球性问题3个议题,具有三个看点:一是中国与奥巴马政府的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二是中美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首次纳入同一个对话框架下进行;三是对话由部长级首次升格为内阁级。通过对话,中美双方坦率地就各自关切和共同关心的现实与长远问题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立场,探寻解决办法,有助于推动双方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对话机制作为独特的论坛,有助于双方加深了解、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增进互信、促进合作,有助于双方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地区安全关切、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方面进行合作,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这一机制体现了中美关系30年来的成果,表明双方正共同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个好开端,给今后中美战略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合作、协商、解决提供了一个好平台。这个平台将会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考点链接]一、经济常识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开放性、竞争性)。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只有主动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济往来频繁。中美两国举行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作为当前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美两国举行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助于增进合作,加强了解,消除误解。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中国积极参与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加强对外合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为更好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加强对外合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5、坚持平等互利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则。中美两国贸易和投资总量巨大,双方经贸往来中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中美两国举行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二、哲学常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好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围绕“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的主题,主要包括中美关系、国际和地区以及全球性问题3个议题。通过对话,中美双方坦率地就各自关切和共同关心的现实与长远问题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立场,探寻解决办法,有助于推动双方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中美两国既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也存在不少分歧。中美两国举行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既是承认矛盾、不回避问题,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面对困难的表现,又是寻求有效的沟通机制,积极化解矛盾,维护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4、矛盾的特殊性。“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战略对话”体系合而为一的,具有三个看点:一是中国与奥巴马政府的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二是中美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首次纳入同一个对话框架下进行;三是对话由部长级首次升格为内阁级。5、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个好开端,给今后中美战略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合作、协商、解决提供了一个好平台。这个平台将会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表明中美双方正共同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6、认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从布什政府在任时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虽然只是一个“与”字之差,但内容、含义和重要意义相差甚远,变成了实行“双轨制”,提升了对话层次,这体现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三、政治常识1、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的重要职能。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直身其外。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既是各自履行对外职能、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积极发挥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的需要。2、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的根源。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对话机制作为独特的论坛,有助于双方加深了解、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增进互信、促进合作,有助于双方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地区安全关切、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方面进行合作,这体现了中美两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与合作基础。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加强中美两国的分工与合作交流,促进两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际金融市场依然面临挑战、世界局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作为当前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进一步提升中美合作水平,既是加强国际交往、坚持对外开放的需求,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命题预测]中美两国是世界舞台上两大国,两国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影响重大,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双方紧紧围绕“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的主题,坦率地就中美关系、国际和地区以及全球性问题等议题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立场,探寻解决办法,有助于双方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地区安全关切、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方面进行合作,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因此有关中美关系、中美经济合作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将成为2010届高考的命题热点。由于本专题知识的综合性强,线索条理清晰,因此高考题型既可以选择题为主,又可以以非选择题为主,出现综合性的材料题、探究性题目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对本专题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经济常识知识、哲学常识知识、政治常识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从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内在联系,以应对高考。[创新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美双方围绕“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的主题, 就各自关切和共同关心的现实与长远问题交换意见,并达成了重要共识。据此,回答1—2题:1、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加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A.可以改变当今世界多极化的格局B.标志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表明中国和美国有着共同的重要经济利益D.对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2、中美两国在中美关系、国际和地区以及全球性问题等议题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果。这体现了A、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C、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D、中美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力量3、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每次争执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使关系得以修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逐步消失4、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好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体现了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的对立统一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5、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个好开端,给今后中美战略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合作、协商、解决提供了一个好平台。这个平台将会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内外因相结合观点6、在经历了5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和6次中美战略对话(SD)之后,中美两国元首2009年4月在20国集团伦敦峰会期间决定,将这两个对话体系合而为一,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的名称延续下去。虽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只是一个“与”字之差,但它们内容、含义和重要意义相差甚远,“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变成了实行“双轨制”,提升了对话层次和深度。这主要体现了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C、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增进了双边沟通,加深了相互理解和信任。双方认识到就经济、金融议题加强合作对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重申坚持高层对话的承诺,达成了重要成果共识。中美之间的经济交往由来已久。据此回答7一8题。7、2006年9月20日,“中国和美国高兴地宣布启动由美方提出、中方同意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以落实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就此达成的重要共识。”这体现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④矛盾的双方存在着斗争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8、从经济常识角度看,中国与美国成功启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体现了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②共同的经济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基础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④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经过为期两天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高级别会议,双方积极评价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认为中美关系保持了强劲、积极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今年4月在伦敦举行的会晤,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动双方深化互利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据此回答9—10题。9、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想问题和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0、中美关系之所以会出现一波三折是因为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利益B.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美国在很多方面损害了中国的利益D.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从根本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11、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0.5%,比两国建交之初增长了130多倍。发展中美关系,加强中美合作①是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②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③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2、材料一 2009年7月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这次对话最突出的成果是中美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地区安全关切、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方面扩大了合作。就中美关系问题,胡锦涛主席多次指出,两国要共同致力于建立“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多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中美关系在一波三折中向前发展。材料二 在伊朗核问题上,中美两国主张存在较大分歧。美国政府主张对伊朗进行制裁,甚至扬言使用武力;而我国政府既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又主张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不赞成对伊动武。(1)中美关系发展一波三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内容?(3)运用政治常识谈谈尽管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而中美关系却能不断向前发展。13、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战略对话”体系合而为一的,变成了实行“双轨制”,提升了对话深度与高度。从战略对话深度上看:中美许多学者都认为,长期以来,中美关系中的许多问题,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建立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而战略对话就是要用一种至深且远的眼光来审视双边关系。从战略对话高度上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美两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也只有用全球视野来看待双边经贸关系,才能有效地减少摩擦,找到合理的出路。(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论断。(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高度重视与美国进行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原因。(3)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14、材料一 从1978年12月16日,中美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起,中美关系三十年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从建交到1989年5月,为两国关系迅猛发展期,尤其是1979年小平同志访美——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美,把两国关系推向高潮。从1989年5月到本世纪初是中美关系发展经历的第二阶段,苏联解体,两极世界终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其单边主义思潮致使中美摩擦不断,特别是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使馆被其轰炸和随后的海南撞机事件,中美关系跌入低谷;本世纪初到现在,中美两国重修旧好,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国关系也有新的发展,建立“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材料二 中美战略对话是布什政府时期中美两国的新的创造,四年多来已经举行了七次。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美双方围绕“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这一主题,就中美关系、国际和地区以及全球性问题等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阐明各自立场,探寻解决办法,有助于双方加深了解、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增进互信、促进合作,有助于双方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地区安全关切、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方面进行合作,给今后中美战略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合作、协商、解决提供了一个好平台。这个平台将会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1)材料一蕴涵了哪些辩证法的道理?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2)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原因。(3)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怎样才能共同开创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局面。 参考答案:1、C 2、D 3、A 4、C 5、B 6、B 7、A 8、D 9、D 10、A 11、A12、(1)国家间出现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根本原因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中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两国间利益的对立是双方分歧、磨擦的根源。(2)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与美国的“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主张和平解决危机体现这一基本准则。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政府对伊核问题的主张是根据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所作出的决策体现了这一立场。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政府既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又主张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体,遵循了这一宗旨。(3)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尽管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又有其共同利益,立足于国家的发展,需要政治上合作、经济上交流,才使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13、(1)①国家具有经济职能和对外交往职能,中美两国为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开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创设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开展战略与经济对话正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和交往职能。②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中美两国出现争端,是由利益相悖引起的,而中美两国的密切交往,是由于存在共同的利益。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开展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加强中美两国的分工与合作交流,促进两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需要;中美经济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取长补短,提高效益,促进共同发展。(3)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中美关系必须面向未来,着眼长远。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美关系中的许多问题,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建立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双方能够站在战略高度,着眼长远发展。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中美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也有摩擦,只要双方能求同存异,一定能实现互利双赢。14、(1)中美建交及两国领导人互访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中美关系的新发展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两国关系经历的复杂发展过程,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两国建交后友好合作是主流,矛盾冲突是支流,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道理;两国由建交,到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建立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顺应了时代主题;国际局势向多极化转化,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可以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从而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中美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也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原则,成为国家间发展正常经济、政治关系的典范。(3)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要解决近来发生的中美贸易磨擦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维护我国和生产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美国及生产企业的利益,只有实现互利共赢,才能促进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共同开创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局面。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