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哥白尼的贡献,“日心说”的创立者。2、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3、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4、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2、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认真、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注重事实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三、教学难点 掌握年四季变化形成的原因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准备 小地球仪、手电筒。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循环。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呢? 新课讲解: (一)认识地球的公转。1、学生阅读课本31面的关于“日心说”的资料,了解哥白尼的重大贡献。2、提问,学生回答:哥白尼对天文学有什么重大的贡献呢? 3、老师讲解演示,引导理解地球的公转一边演示(注意保持地轴倾斜方向的不变、自西向东)一边讲解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二)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1、提出问题,作出推测(1)地轴倾斜是四季形成的原因之一吗?(2)学生推测,并说一下推测的依据。(很重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思考,并想象地球在天空中的可能的情况,对想象能力的提升有帮助)(3)那我们应该怎样实验研究呢?(4)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实验的几种情况。(不倾斜、倾斜且方向不变)课外拓展。1、阅读资料:四季的划分2、如果地球在公转中,地轴方向是变化的,又会怎样呢?3、学生说自己的想法。4、布置学生课外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