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设计课 题16 玩“潜水艇”课 时1课 型实验年 级五年执教者教学目标1.能和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潜水艇”模型。2.通过玩“潜水艇”,发现其中的沉浮秘密。3.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找到能使“潜水艇”下沉和上浮的方法。4.明白重物在这里起到的作用。5.增强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出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教学难点想办法,使潜水艇下沉和上浮。教学具准备饮料瓶、锥子、吸管、钉子、水槽、沉浮子教具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潜水艇知之甚少,不过潜水艇模型玩起来,他们会很有兴趣。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热情分工合作制作模型实际操作不断改进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实际应用巩固新知回顾总结加深印象布置作业兴趣延伸1.教师出示沉浮子教具。设疑:“小瓶被施了魔法,让它沉它就沉,让它浮它就浮,你们信吗?捏大饮料瓶,小瓶下沉要;松手,小瓶上浮。2.提问:生活中有没有象沉浮子这样既能沉,又能浮的东西?3.出示潜水艇图片,问:对于潜水艇都了解些什么呢?4.出示潜水艇模型,问:想不想通过它来了解潜水艇和沉浮子的沉浮秘密呢?5.揭示课题1.出示制作方法2.问: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2.发制作材料,组织制作提示要求2.发水槽,组织学生试验3.问:怎样才不能把水吸进嘴中4.出示沉浮子,想想小瓶中为什么要装入钉子5.讲解配重,发钉子1.提问学生,“潜水艇”内在上浮和下沉时有什么变化板书现象2.组织分析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板书结论3.播放潜水艇沉浮原理的视频1.出示沉浮子,问沉浮时,小瓶内有什么变化。2.请根据潜水艇在水中不同位置,排序艇中水由多到少的顺序。 (1) (2) (3)3.一个空饮料瓶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它沉入水底。组织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回家后,上网查一查制作沉浮子的方法,然后做一个。口答:不信齐声喊:沉齐声喊:浮口答:潜水艇口答口答:想读制作方法说注意事项,并到前演示分组制作读要求玩“潜水艇”,并发现不能使潜水艇完全沉入水底,说办法,重新尝试口答瓶中放入钉子进行试验上浮时,水少;下沉时,水多说出结论认真看一名学生操作,四名学生鉴证思考,口答口答谈收获记作业通过“沉浮子”神奇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了解学生对潜水艇认识有多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在玩中遇到困难,并想办法解决理解加入重物的目的提高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看到自己研究的模型与真正的潜水艇沉浮原理一样,充满了成就感通过练习加强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回顾总结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板书设计16 玩“潜水艇”上浮,艇内水少下沉,艇内水多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