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年级:八年级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 年 月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学习难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运动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和 组成。2、关节的结构包括: 、 、 、 、 。3、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 。骨骼肌具有 的特性。4、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 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 系统、 系统、 系统 等系统的配合。【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1、说一说你的四肢骨的名称,四肢上右哪些关节? 2、关节的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鸟的胸肌的两端肌腱都附着在胸骨上吗?为什么?4.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 5.用手竖直提拉水桶、双手悬拉在单杠上时、双手自然下垂时、手曲放在桌面上,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所处状态是怎样的? 6、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7. 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比一比,看谁概括的更精准。检测案1、下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⑴.填写图中各部分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⑵.尝试说出你自己身上的三个关节名称: ⑶.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叫做________2、右图为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⑴.当你做屈肘运动时,[1] 处于 状态,[2] 处于 状态。⑵.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1]处于 状态,[2]处于 状态 。⑶.由以上实例说明: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 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⑷.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⑸.由图中可知: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至少应固定在( )一块骨上 B.两块骨上 C.三块骨上 D.不能确定。3、将下列动物与运动方式用线连起来。(有的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动物名称 运动方式 金丝猴 飞行蜗 牛 攀缘蚯 蚓 行走和奔跑猎 豹 蠕动蝗 虫 游泳家鸽 爬行鱼 跳跃袋 鼠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年级:八年级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 年 月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3、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学习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难点: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主检测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说出你所知道的几种行为?2.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和 。3.先天性行为是指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 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 、 等。4.学习行为是指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而获得的行为,如:海豚顶球、 等。【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教材P47-50,组内分析、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联系动物的各种行为,比较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资料1—6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哪种行为更具优越性?(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区别?(4)动物的取食行为中钓鱼时鱼吃饵料是属于 行为,第一次被钩住逃脱的鱼不再上钩是属于 行为。2.研究小鼠走迷宫的学习行为。温馨提示: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意义、举例。3.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的生存有什么意义?4.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检测案1、下列各种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 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2、“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A.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C. 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防御行为3、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其中属于先天下行为的是 (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 D. ①③4、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望梅止渴? B. 老马识途? C. 杯弓蛇影 ? D. 受烟熏而流泪5、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 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6、下列关于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越高等B、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C、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大脑越发达D、社会行为是学习行为中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7.攻击行为是指________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等而发生的相互攻击的行为。8.鸟类占有巢区、筑巢、求偶、孵卵和育雏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9.判断(1)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看,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3)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第三节 社会行为年级:八年级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 年 月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义。3、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学习重点:1、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学习难点:“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特征?2、动物群体中的交流对动物的生存具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它们之间有 _______.群体组成中有( )、( )( )和工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 ;蚁王的主要职能是 ;雄蚁的职能是 ;工蚁的主要职能是 等。2、通讯的概念:一个动物群体中的 向其他个体发出 ,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 。 3、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 ,可以?????????????????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1.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点?2.分析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注意首领的特点)作为群体中的“首领”,它优先享有 和 ,优先选择 ,其他成员对它做出 的姿态。3.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方式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3、群体动物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有( )、( )和( )4.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有什么意义?5.探究:蚂蚁的通讯通讯的概念: 阅读教材第56-58页,结合自己的经验拟定探究计划,完善计划,成员分工,自主探究。(1)提出问题: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吗?(2)作出假设、制定计划。(3)小组内对探究计划进行讨论和完善。(4)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①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吗? ②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6.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使用它为人类造福,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58页第一段讨论:如何利用害虫的通讯方式消灭害虫?7.某些动物群体中有占优势者,你能举出三例吗?8.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首领”往往是年长者吗?为什么/检测案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是( )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 B、最后享用食物者[来源:21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D、负担对外战斗、保护群体者 2、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鲫鱼 B、象 C、白蚁 D、金丝猴3、狗外出时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4、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①蚂蚁 ②菜粉蝶 ③苍蝇 ④蜜蜂 ⑤黑猩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在白蚁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担负着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兵蚁和幼蚁等职能的白蚁是( )A、雄蚁 B、雌蚁 C、工蚁 D、兵蚁6、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7、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A、蜜蜂的舞蹈行为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8、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9、有人做了如下试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的干净无声,也能引起其他椿象的逃逸。椿象间的联系方式是( )A、椿象发出的光 B、椿象发出的声音 C、椿象发的气味 D、椿象的挣扎动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doc 2.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doc 3.第三节 社会行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