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树需要在一定的环境里的生长,它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树有相同和不同的特征。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或记录一棵树,学会简单地整理。实践操作:用简图画大树,排印树皮或树。探究大树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学会及比较的方法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描述或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记录和初步了解树木的生命特征。【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教学准备】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小组自由选定校园中的树木观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看见过一些大树,在初次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每棵树都是有生命的个体,获得了关于树的信息。要了解树的特征,我们该怎样观察树呢,采用哪些方法能了解树,让起走进校园里的树木王国吧。二、怎样观察树木提出观察对象——校园的树木。选择观察点,注意观察顺序(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大树?小组交流观察方法:画简图、测量、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用手摸一摸、捡拾标本等分好观察小组,进行观察分工。三、观察记录一棵树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3、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怎样写观察记录。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学生观察、记录一棵树。教师关注学生观察数的顺序和简单记录的方法。四、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整理观察记录: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猜一猜:这是校园的哪个树?学生交流发言。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小结与激励:每个树的成长都需要阳光、泥土、水、空气等,都有树干、树叶、树冠、树根,但量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如树干有粗有细、叶子有大有小,树皮、果实样子不一样等,不管怎样,我们要尊重每棵树的生命,关注它们的成长变化。五、课外拓展请你在小区或校园选定一棵喜欢的树木,每周观察它,看它有什么变化,把你新的发现记录下来。设计意图:客观描述观察的大树,形成对大树的总体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