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蹦床里的学问》教学目标:通过对弹簧或橡皮筋的研究形成对弹力的初步认识。知识与技能: 1、通过橡皮筋、弹簧等物品的感知,知道弹力、弹性的初步概念。2、探究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与弹力的关系。情感态度: 培养敢于猜想,勇于探索大自然现象,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弹力的方法,观察并感受橡皮筋被拉长度不同而产生的弹力不同,并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理解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和课件。实验器材:弹簧、橡皮筋、拉力器、测力计、直尺、木板、铁钉、锤子、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老师,仔细看,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课件。师:谁来说说看,你有什么发现?师述:为什么我们在蹦床上比在地上蹦得高呢?这里边是有一定学问的。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蹦床里的学问。板书课题。二、新授1、(出示蹦床)今天老师带来有一个简易蹦床,我们找同学来体验。2、在同学压蹦床的过程中,同学们观察蹦床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使蹦床发生了变化了呢?当同学松开手,停止对蹦床用力时,蹦床怎样了?(板书:形状改变?受到外力?恢复原状)3、谁能用自己的话将刚才蹦床变化的过程描述一下呢?(蹦床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外力后,蹦床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了。)1、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许多材料,打开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谁来介绍一下?(出示弹簧、橡皮筋、铁尺、海绵)2、现在请同学们在不损坏物品的情况下来捏一捏、拉一拉、弯一弯,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我们松开手时又有哪些变化?将你的发现写在记录表内。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3、这些物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呢?4、(出示:弹力和弹性的概念)像弹簧、气球、橡皮筋、海绵、直尺等去多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刚才我们都看到了物体在用力后改变了形状,可是大家忽视了刚才手的感觉,这回咱们让物体改变形状时,手要慢慢离开物体,仔细体会手的感觉。学生再次试验,重点体会手的感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点拨:弹力这种让有弹性的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我们把它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和你对物体用力的方向正好相反。我们知道每个力都有大小和方向,方向已经知道是和你对物体用力的方向正好相反,那弹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这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的,到底这个想法对不对,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你打算怎么来设计实验?学生自由回答(我们只要用两个不同的力气拉弹簧,一次故意用力很小,一次用力很大,弹簧拉伸的长度肯定也不同。)教师多表扬学生的好办法。师:这些办法中,每次用力的大小我们能看出来吗?生:看不出来。师:怎样找到一种力,不会随时发生改变,而且我们知道它的大小?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出示教具:测力计和橡皮筋、尺子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师: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学生汇报。(分别将不断拉长的橡皮筋挂在弹簧上,量一量橡皮筋每次伸长了多少厘米。)师:不错!方法我们找到了,你觉得我们在实验时还应注意些什么,才能保证我们实验的有效、准确?同时出示活动记录表。(注意问题:1. 要等测力计不动的时候才可以测量弹簧的长度。2. 测量时,尺子轻轻贴着弹簧外侧进行读数,不给弹簧施加无关的力。3. 读数时视线要保持水平。4.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师: 对,考虑周密,我们得到的数据才更精确。请同学们分别测量弹簧拉长1,2,3,4厘米时的测力计的大小。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师:从实验的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橡皮筋拉的越长,拉力越大。物体的形状变化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师:如果我们无限制地将橡皮筋拉长,弹力还会有这样的关系吗?(不会,弹簧会被拉坏。弹簧恢复不了原来的形状了。因为超出了它的弹性限度。)小结:通过大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师: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课堂一开始老师让大家在不损坏物体的前提下动手玩一玩?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的弹性,并且知道了,物体受到外力后会产生弹力,你知道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学生自由回答。师:回答的真不错!其实我们的人体也有弹性,比如哪些地方?学生思考、回答。师出示课件,弹性的应用。师: 我们探究了海绵、弹簧这一类比较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的弹力和弹性,那么像桌子,它有弹性和弹力吗?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探究,我们下节课讨论,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板书 蹦床里的学问物体 改变形状 恢复原状 受到外力 去掉外力弹性 弹力《蹦床里的学问》实验记录表物品名称原来样子用力后的样子去掉力后的样子《蹦床里的学问》实验记录表探究问题: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橡皮筋被拉长(厘米)测力计的读数(牛顿)我们的发现:橡皮筋被拉的越 ,测力计的读数就越 。 结论:物体的形状变化 ,产生的弹力就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