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冬暖夏凉的房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为外星人友友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热传递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巩固所学知识。学情分析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于热的传递学生更是有切身的感受。但是这些都是生活经验。本课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热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这些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热的传递。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热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热传递的方式。从而向学生渗透热传递的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目标1.会做热传导的实验。2.直到热能在物体间传递的方向。3.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4.能以折线图的方式建立模型,表达热传递方向的规律。教学重难点1.会做热传导的实验。2.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评价任务1.通过实验认识物体热传递的规律。2.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教学准备水槽(有隔板)、冷水、热水、温度计两支;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友友感觉房子里比较热,同学们能不能给友友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呢?二、观察与提问房子里的气温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回答:1.房子朝哪个方向。2.建房自用的材料。3.房子外面的温度。4.空调和暖气安装在什么地方。……三、计划与组织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的问题,制定好研究计划,做好组织工作,进行分组研究。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四、事实与证据根据计划,进行试验。边试验边记录,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好,填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五、分析用折线图来表示试验中记录的数据。第二课时一、总结分析上面的记录表和折线图,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得出结论:热总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而不会从低温的物体向高温的物体。二、表达与交流1.相互交流自己得到的资料。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把自己的设计画在一张大白纸上。三、试剑石1.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人们用棉袄来盖住雪糕,雪糕却不融化?2.把木勺、塑料勺、铁勺固定在盆子边上当作树,用硬纸剪3个小猴子图案,用黄油或凡士林把小猴子图案站在3棵“树”的同样高度,往盆子里倒热水。想一想,哪只小猴子会先掉下来?为什么?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课时,我关注了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整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问题”的教学模式,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驱动学生的好奇心,根据生活经验对该教学情境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猜测,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有目的地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再利用答案,解释相类似的生活问题。善用生活资源,在实验探究的实施过程中,借助生活情景和经验,促进有效问题的产生,明确研究方向。本课探究实验中所利用的材料就是生活中常见易得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