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说课稿阳新县兴国高中 李峰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个框题。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建设成功的大问题。本框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内容,并承接本教材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我国的宗教政策》的部分的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政治生活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识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依据:这是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内容。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依据:只有理解这个知识,才能更好的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阅读、整理、加工信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依据: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和活学活用的关键。德育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人际关系。依据:了解本节内容就是为了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处理民族问题的三个基本原则重点依据:只有掌握了“处理民族问题的三个基本原则”,才能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越性。教学难点:民族问题的重要性难点依据:“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结合起来说。本课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查询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采取这种方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2、教是为了不教。要突出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地位。3、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因人而异。最后我具体来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让学生在优美的歌曲中回顾民族形成和民族特征知识。这样处理,一方面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另一方面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同时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考虑到高一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有意注意的持久性不长等实际情况,我把(“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的知识改为新课导入)并把难点提前,与导入新课结合起来。听完一段音乐后马上给出科索沃现状的图片,使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与一片狼籍的科索沃形成鲜明对比,用“科索沃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么悲惨的景象?”这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挖掘科索沃问题的初始原因,从而较好地理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突破本课难点。板书: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建设成功的大问题。突破难点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国56个民族能和睦相处,而南联盟却因此陷入内乱?因为两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不同,这个问题学生一般能回答。教师再用一个设问顺利导入新课:那么,我国是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的呢?学完本课我们就能找到答案。板书课题: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二)讲授新课。(25分钟)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教材。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把民族问题的形式、我国民族问题的表现等容易的问题先解决,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然后,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三个基本原则及其关系。1、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用讨论法理解民族平等原则。第一步,提出“犹太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这一不正确的观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为营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也应参与辩论。澄清了所谓的民族优劣观,树立起“民族有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差别、历史长短、风俗习惯不同之分,但绝无优劣之别”的观点,对民族平等含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第二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在这个阶段,学生很可能会提出对少数民族的照顾这一问题,认为我国没有实现民族平等,少数民族承担的义务更少。教师要提出,许多少数民族都是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低,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应该照顾。2、教师利用学生对明星的崇拜和对武侠小说的偏爱,引导学生回顾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②清兵入关后,清帝要求满人“着汉服、说汉话”③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萧峰为辽国与宋朝的民族团结而献身以及④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抗日战争是各界各民族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在神圣的全民族抗战中显示出来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巨大力量,是抗日战争能够持久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等事例,理解民族团结原则的重要性和历史上以及社会各界为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然后用“现阶段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有哪些?”(达赖、霸权强权政治)这个提问点明我国还存在民族问题,处理不好,民族矛盾可能激化,再次强调民族问题的重要性。3、经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对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已不难理解,教师只需点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指点学生到互联网或报刊上搜集资料即可。4、用比喻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小结本课。把民族关系看作一座大厦,各民族如同砖、沙子、石料、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民族平等即指各种建筑材料尽管成分不同、形式各异,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伟大的建设事业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各民族要团结得像钢筋混凝土,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民族关系大厦只有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情况下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巩固练习:(4—5分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觉得该怎样处理民族关系以及同学、朋友、邻里关系?(让学生理解教材中“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的知识并增加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四)教师总结:(1—2分钟)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应该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五)课后作业:查找资料,以“新疆715事件”为例,写一篇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做法和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六)板书设计: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一、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建设成功的大问题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2、民族团结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三、我们改任何处理民族关系和人际关系(课堂练习)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