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课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1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课例

资源简介

交错中秀木成荫,探究中育出奇葩
——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课例
【教学依据】
1.省学科指导意见要求
基本要求:理解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知道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发展要求:培养在经济活动中独立、自主、明智地选择经济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不作拓展要求:替代品和互补品。
2.教材内容结构
本框内容包括了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两个目题。
3.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几框学习,对经济生活有了初步体验与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经济生活的感悟仅仅停留于生活逻辑,对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缺乏辩证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学会运用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学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施角色探究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②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③课前组织学生调查
2.学生准备
①课前预习;②通过报纸、新闻报道、上网或实地观察等形式让学生搜集有关材料
【教学实录】
【教师活动】ppt呈现案例(一)
受金融危机影响,人们对生活的支出更加精打细算。有一天,李某打算到易初莲花超市,买些蔬菜、肉类食物和大米,假使价格便宜,还想给母亲一条黄金项链,给儿子买一副网球拍。
超市价目表
商品区划分 商品名称 昨天(原价) 今天
蔬菜、肉类、食物区(单位:元/斤) 青菜 3 2
白菜 1.5 1.5
青瓜 2.3 2.5
牛肉 13 10(特价)
猪肉 10 12
东北大米 2.6 2.5
泰国米 3.3 3.8
体育用品区 网球拍 398元/个 340元/个
网球 15元/个 12元/个
羽毛球拍 188元/对 149元/对
首饰(单位 元/克) 黄金项链(6克) 1500 1700
【学生活动】
(1)依你之见,李某会选择什么蔬菜、什么肉、什么油?为什么?
(2)依你之见,李某会购买黄金项链和网球拍吗?为什么?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通过大家的讨论,可以得出价格变动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言。
(部分学生回答:商品价格变动与该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比。教师“诱”错,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强调指出“反比”不等于“反方向变化”。)
教师点评: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小试牛刀】 ppt呈现练习
“家电下乡”中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观点生成】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规律一:商品价格变动与该商品的需求量成负相关关系(反方向变化)
图示一:需求曲线
P
Q
【设计理念】
通过对生活场景和生活主题的创设,师生互动中提炼出生活的主题,总结出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用理性的眼光去认识、理解真实的生活,在理论与生活之间架设一条桥梁。
【教师活动】ppt呈现案例(二)
表一:易初莲花大米月销售量统计表 表二:易初莲花黄金月销售量统计表
价格(元/千克) 销售(千克) 价格(元/千克) 销售(千克)
3.0 2180 190 3650
3.4 2180 200 2550
3.6 2170 220 2020
4.0 2165 230 1480
4.2 2160 250 1130
4.4 2150 260 505
【学生活动】微型学术论坛(小组合作探究,代表上台发布观点与结论)
(1) 请根据表一、表二,分别在下面两坐标中画出需求曲线。(ppt呈现)
(2) 对比分析上述两条需求曲线,你从中能悟出什么经济生活道理?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价格上涨时,哪些商品的销售量明显下降,哪些商品的销售量变化不大?
学生活动: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学生能举例,但缺乏归纳性总结,不会用经济术语作答。例如粮食、衣服等为“生活必需品”;轿车、电视机等为“高档耐用品。)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引导学生归纳出理论观点。
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大,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小试牛刀】ppt呈现练习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A.电视机、食用油、禽蛋 B.蔬菜、米面、日用调味品
C.金银首饰、液化气、家用摄像机 D.海鲜产品、电脑、轿车
【观点生成】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相同
规律二: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大(图2),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图3)。
图示二:
P
Q
图2 图3
【设计理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济生活往往与数学知识交织在一起。为此,我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技巧等去揭开经济生活规律。开设微型的学生学术论坛,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并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微型学生论坛,使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学得自愿,学得主动,思维的独创性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且在知识的掌握上,这些参与微型学生论坛的学生会学的更加深刻。
【教师活动】:问题创设(ppt呈现)
(1) 判断:案例一超市价目表中,哪些属于替代商品,哪些属于互补商品?
(2) 举例:请你举例生活中,哪些商品属于替代商品,哪些属于互补商品?
(3) 推理:
A商品价格变化情况 A商品需求量变化 A替代商品需求量变化 A互补商品需求量变化
上涨
下跌
【学生活动】
(1)学生判断:
替代商品:青菜与白菜、牛肉与猪肉、泰国大米与东北大米、网球拍与羽毛球拍
互补商品:网球拍与网球
(2)学生举例(略)
(3)学生推理:
A商品价格变化情况 A商品需求量变化 A替代商品需求量变化 A互补商品需求量变化
上涨 减少 增加 减少
下跌 增加 减少 增加
【小试牛刀】ppt呈现练习
由于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买豆奶喝豆奶的人多了,买牛奶喝牛奶的人少了。这里的牛奶与豆奶是
A.互补商品 B.高档商品 C.互为替代品 D.耐用商品
金融危机正悄悄地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出门坐公交车的比开轿车的多了,在家做饭比下饭馆的多了。这里的“公交车”与“轿车”是
A.互补商品 B.替代商品 C.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D.耐用商品
【观点生成】
3.需求量的变动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规律三:一般来说,某商品价格变化与它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成正相关关系(正方向变化);与它的互补商品需求量成负相关关系(反方向变化)。
【设计理念】
“吃一堑,长一智”。通过学生经验判断、举例印证、图表推理,使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在教学流程中齐头并进,达到知识生活化和生活知识化。通过图表式推理,化繁为简,设计陷阱,请君入瓮。可以有效矫正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误区,拨乱反正,使学生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达到豁然开朗之妙。
【教师活动】情境创设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轿车已经渐渐步入我国普通人家庭。但受金融危机影响,轿车价格呈下降趋势,企业利润逐渐缩小,甚至有个别厂家出现亏本。面对轿车价格的不断下降,作为轿车的生产厂家,你该如何应对?请同学们转换角色,扮演企业的智囊团,为企业科学合理安排生产,应对价格变动献计献策。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学生代表性观点(一):缩小生产规模,减轻企业负担。
学生代表性观点(二):采取薄利多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学生代表性观点(三):变“危机”为“机遇”,采取联合兼并策略,做大做强企业。
学生代表性观点(四):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对轿车厂家来说也是一个发展机遇。
学生代表性观点(五):关键是要联好“内功”,要实现自主创新,依托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学生代表性观点(六):实施以质取胜策略,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观点生成】
4.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树立市场意识。
规律四:一般来说,某商品价格变化与供给量成正相关关系(正方向变化)。
图示三:供给曲线
P
Q
(2)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科技意识。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质量意识。
【小试牛刀】ppt呈现练习
图中①、②、③依次为
A.供不应求 市场扩大 价格下跌
B.供不应求 价格下跌 生产扩大
C.生产扩大 供不应求 价格下跌
D.生产扩大 价格下跌 供不应求
上图直接表明了
①价值决定价格 ②价格影响供求 ③供求决定价格 ④供求影响价格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设计理念】
生活中的快乐和宝藏很多,缺少的是一种发现。通过角色探究,打通了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成功对接,使书本知识内化为能力。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也可以感受到同学间的合作精神,领略展示自我的精彩。学生的角色扮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展现,学生的认知得到拨乱反正,师生的情感在活动中也得到共鸣!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引进数学符号、数学思维,将经济生活与数学联姻整合教学,并通过“小试牛刀”环节,达到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本课教学的一大特色。图表题一直是高考 ( http: / / learning. / gaokao.shtml" \t "_blank )政治试卷的“常青树”,也在近几年会考、模块测试卷中频频“亮相”。如今,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图表,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把握图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学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本课教学中以生活的鲜活性打通学习路径,置学生于超市购物生活情境中,触发学生关注生活意识,让学生领悟到生活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对于教师而言,必须秉持正确的教材观,教师应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用“生活”教材去丰厚“文本”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创设学生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课教学中通过“微型学术论坛”、“智囊团献计献策”等角色探究的运用,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学生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他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们兴奋不已。角色探究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生成新教学资源、不断建设新学习环境的过程,是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
【课例点评】
1. 关注生活,创造性使用教材
本课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从最平常却最真实的素材中关注生活话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还学生“话语权”。教师对生活资源的精选,实现了教材与学生零距离对接,也充分诠释了新课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理念。
2. 学以致用,教学流程简洁高效
本课教学大量引进数学思维、数学符号语言,给人化腐朽为神奇的感受,可谓耳目一新。从课堂师生互动的流畅性中,印证这一教学策略是简洁高效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每一知识点都有“小试牛刀”跟进,并且练习题也很精致,这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有裨益。
3. 师生互动,活用角色探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给予学生以信任与尊重。学生的角色扮演、合作探究始终在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推进。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不断促使学生深层次的思考,结论在师生互动中动态生成。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①→→供过于求
↑ ↓
③← ← ← 生产缩小←←获利减少←←②
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相同
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负相关)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提高劳动生产率
调节生产规模(正相关)
供应
(生产)
需求
(生活)
影响


影响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