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短绳:双人跳绳—说课 课 题:短绳:双人跳绳水 平 目 标: 水平二(三年级)教 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授课年、班级:三年级(1班)学 生 人 数:70人说学生说教学过程说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一、说教材(一)教材的编排目的 跳绳是一项全身运动,要求参与者手脚的协调和身体的节奏感,而正确练习是最有效的提高方法。☆ 本课的教学要点:摇绳技巧与熟悉一些跳绳游戏和简单绳操。 本课的学习内容:短绳-双人跳绳是小学阶段的必学项目。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认知目标:了解短绳的基本要素及跳绳的方 法。技能目标:让学生体会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初步掌握其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弹跳力、手脚协调配合等身体素质。情感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与团队精神。(三)教材的特点及重点、难点1.教材特点 跳绳是一项全身运动。跳绳的方法非常多,变化也形式多样,是孩子们在戶外经常玩的一种游戏。跳绳用最少的时间,能获得最大运动效果。它不受场地时间、人员的限制,无论個人、双人或团体都可随时随地去做。不受性别及年龄的限制,人人可做,可依各人的体质、体力和季节而异。在配合跳时,須要协同一致,集中精神及互相配合,养成合作及团队精神.2.教学重点: 跳短绳的摇绳技巧。3.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 二、说学生 本节课是针对小学(水平二)三年级学生设计的,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三年级(1)班学生,全班共有70人。☆ 三、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学法 本节课运用了讲解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比赛法等。 通过空跳法、假跳法、完整跳法、爬坡体验法贯穿学法。2.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教师先示范不同的跳绳动作的方法,让学生讨论。然后,利用纸巾这一手段,解决手腕和小臂用力摇绳,而不是肩与上臂的摇绳;再运用双人跳绳设定的爬坡体验法,提高并脚跳过要转的绳的准确性,同时树立自信心。最后利用跳绳进行游戏比赛。 3.教学组织形式:集体练习法、分组练习法。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队列游戏《快快来排队》 教学意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锻炼。 3.绳趣活动 ☆ 教学意图:激发兴趣;感染学生。★ 4.绳操(自编) ☆ 教学意图:充分热身,预防运动损伤;同时导入跳绳的健身功效。 导入→四、说教学程序选择合适的绳子长度(二)展开1.单人跳绳。教学意图: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跳绳的兴趣和愿望。2.学生尝试2-①教师做示范,学生边看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教学意图:了解各种单人跳绳的动作;通过语言评价,以强化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并脚跳编花跳单脚跳弓步跳空跳假跳完整跳☆2-②学生自由组合,体验练习。☆组织形式:采用观摩法,树立榜样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意图:增强摇绳节奏感;注重上、下肢协调配合;激发练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练习积极性。弓步跳编花跳前踢腿跳双脚交换跳导语:我们还能想到什么样的跳绳方法,请同学们试试看? ★3.双人跳绳(爬坡体验)3-(1)集体练习,引导展示。组织形式:①学生列队练习。 ②教师仔细观察,发现不同跳法。 ③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上前表演. ④学生相互观察、交流、评价. ★双人摇绳一人跳①④-1②③④-2双人摇绳一人跳一人带一人跳 两人 摇绳一人跳三人摇绳两人跳 摇绳跳双人外手组织形式: 学生列队练习; 教师巡回发现问题; 教师提出解决办法; 学生观察-练习-掌握 动作技巧。☆3-(2)导出重点,讨论练习。→★★★★(爬坡体验)3-(1)集体练习,引导展示。组织形式:①学生列队练习。 ②教师仔细观察,发现不同跳法。 ③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上前表演。 ④学生相互观察、交流、评价。3-(2)导出重点,讨论练习。组织形式:①学生列队练习。 ②教师巡回发现问题。 ③教师提出解决办法。 ④学生观察-练习-掌握动作技巧。3-(3)选择、挑战、汇报表演。组织形式:教师巡回指导并且激励 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学生。 再次展示-交流-评价.教学意图: ①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②充分挖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4.游戏:“麻花绕”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活动的兴趣;调节学生身心,培养机智。(三)结束小结1.放松运动“跳绳舞” 教学意图:动手动脑反应快;缓解压力,娱乐身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2.师生道别教学意图:了解自我表现,拓展思维空间;同时上下课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 3.学生收器材后下课(四)预计生理负荷:中等 练 习 密 度:40—45%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