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2《政治生活》No.7 主备: 审核: 09.10.2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09考纲要求】1.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3.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学习重、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突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突出:坚实基础、优越性)自主复习: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1新中国成立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一民族关系得以逐步形成( )A.是由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B.是由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所决定的C.是我国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已消除D.是我国各民族真正实现了共同繁荣1.2[08高考江苏卷]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变化——判断:民族平等就体现在我国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权利( )1.3 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称,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下列关于民族团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制度B.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C.坚持民族团结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别 D.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基础自主复习: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坚实基础、优越性)2.1判断:(1)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2.2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A.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B.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人民政府C.西藏自治区人民法院 D.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2.3[2009全国卷Ⅱ文综3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的核心内容是主权 B、它的前提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C、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党委和政府2.5宁夏、广西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进步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④民族区域自治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自主复习:了解——我国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3.1判断: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使信教群众最终放弃宗教信仰,逐步消灭宗教。 ( )3.2某中学高一年级就"如何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3.3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迅即采取行动,捐款捐物,还以祈祷的方式纪念亡者、祝福生者。材料表明( )A.在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B.广大教徒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宗教界的活动都受到国家法律保护3.4下列对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方针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宗教和教会不被外国控制和利用 B. 反对外国传教士到我国进行宗教活动C.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D.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3.5[09高考重庆卷]目前,我国有宗教活动场所8万余处,宗教团体3千多个。宗教界人士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宗教界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保持着交往和联系。材料表明,我国( )A.信教公民拥有自由传教的权利 B.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积极促进宗教发展【巩固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之所以是一家,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失 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C.各民族人民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各民族已实现了共同繁荣 2.2009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保证相应学时。作为公民,维护民族团结必须(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②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③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 ④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下列选项能够说明我国在执行基本民族政策的是( ) A.由胡锦涛主席题写鼎名的“民族团结宝鼎”赠鼎仪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行B.现在流通的人民币的票面上都印有蒙古、维吾尔、藏、壮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C.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D.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少数民族习惯,制定传统民族节日放假办法4.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面对“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西藏宗教界爱国人士强烈谴责、愤怒声讨以达赖为首的分裂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扰乱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罪恶行径。这反映了( ) A.在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我国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我国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5.“让世界了解真相”。达赖集团操纵的西藏暴乱发生后,针对部分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许多网民奋起反击,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揭露。这样做是( )①公民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 ②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③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表现 ④公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要体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 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相适应”应这样理解( )①要求宗教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②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③要求宗教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④要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自己的阐述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综合探究题新中国60华诞之际,天安门广场上新添了一道壮美的风景:56根寓意着56个民族平等、团结、和谐的朱红大柱,巍然矗立于广场东西两侧,蔚为壮观,每个人都引以为自豪。某校高二(13)班同学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收集到如下资料:材料一:2009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通过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1)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并列举学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和方式(至少三种)。提示:重要性: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如果从三原则之间的关系答也适当给分)②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变化:加强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教材P75划)途径和方式: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定期表彰民族团结先进班集体和个人;组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学科内综合:从文化生活:“民族团结柱”这一载体,可以与哪些知识挂钩?材料二:60年来,新疆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例如:(1)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203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86.4倍,年均递增8.3%;(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08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3元,比1978年增长2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2元,比1978年增长35倍,生活质量大幅提高;(3)科、教、文、卫、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其中教育方面,建国前,全疆文盲率高达90%以上。2008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以上;中等学校在校生172.2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4.1万人,在校研究生1.03万人。(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新疆取得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调动了新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如答:新疆人民自己的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帮助也可)PAGE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