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八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评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据史书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长城沿线“守备日固,田野日辟……边民始 知有生之乐”;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 菜,“种种俱全”。可见长城增修加固后,长城沿线地区 A.汉族文明高度发展 B.边疆守备日渐废弛C.农耕经济不断繁荣 D.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生活习惯的变化 B.封建制度的完美表现 C.君主权力的强化 D.社会文明的逐渐进步 3.如果你有幸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②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③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④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沐英(1344年-1392年),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成祖开始,为加强对云南的管理,大力推行_▲_措施,造成少数民族官员利益损失,加之明朝末期缅甸等外国觊觎,不断有反叛暴乱。沐英及沐氏家族历代统治者会同上级官员镇压叛乱,打击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为中国世守云南280年。 A.土司制度 B.改土归流 C.平定叛乱 D.联姻制度5.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外关系”的有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雅克萨之战 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其思想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建立民主共和制 D.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7.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旧传统的新变化。在经济领域的新变化表现为 A. 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B.东南沿海实行严厉海禁政策,禁止对外贸易C. 甘肃、四川等地区出现茶马贸易 D.江南地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8.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9.明清两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与我国的宪法原则相对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 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12.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体现宪法 A.是规定国家性质方面的根本大法 B.规定了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C.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D.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首要地位13.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 A.提高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 B.防止各种权力被滥用C.惩治腐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D.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4. 2017年“打虎”新进展:4名省部级干部被立案侦查。近年来,“网络反腐”成了网络上的一大热词,“小鼠标大力量”,上至副部级官员李春城,下至深圳“20亿身家”村干部,一批“老虎”“苍蝇”先后被打倒。这说明 ①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性②保障人民的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③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④网络反腐是公民履行监督义务的重要渠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2月24日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对宪法宣誓誓词作了修改。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应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因为 *cnjy*com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B.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度更为严格16.嘉兴市举办“寒窗学子圆梦行动”助学仪式,资助对象为具有嘉兴市本市户籍、就读于普通高中、高校的生活困难家庭学生。这一助学行动 A.表明了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B.体现了嘉兴市政府重视义务教育C.保障了受资助学生的受教育权 D.说明了受帮助是学生成长的前提17.调查显示,55%的人将证件复印件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人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时,甚至不变更绑定的手机号。这 A.说明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根本没有任何保障 B.说明我国部分公民亟待增强隐私保护意识C.是造成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唯一根源 D.是因为我国公民对建成网络强国充满信心18.黄某在微信群里转发恐怖血腥视频,违反了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黄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公民需要正确行使人身自由权 D.反恐怖主义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19.对图4漫画中商场保安和顾客的说法,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保安的说法是正确的,他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②保安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做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③顾客的说法是错误的,他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荣誉权 (图4)④顾客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样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下列违法行为与侵犯的权利搭配正确的是 A.给他人取侮辱性的绰号——姓名权 B.往他人身上泼脏物——名誉权C.窥视他人的私生活——人身自由权 D.随意进入他人住宅——财产权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60分)21.(18分)中国明清社会绵延中华文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既有农耕文明辉煌灿烂的一面,更有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危机重重的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列举相关史实佐证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并说明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4分)材料二: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并简要说明这新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3)明清时期,思想领域呈现出沉暮与开新交织的格局。请各列举一例史实来说明思想领域呈现出的“沉暮”与“开新”。(4分)材料三:(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朕观四民(指士、民、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出处:21教育名师】——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四:(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旨令材料五:晚清保守派名臣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世载堂杂忆》(3)明清时期有很多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请你据材料三、四、五,分别归纳使“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的相关史实,并分别简述其后果。(6分)22.(14分)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活动,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第一组来到当地人民检察院,看到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1)从宪法地位和国家公职人员履职的角度分析举行宪法宣誓的意义。(4分)第二组来到当地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副县长对同学们说:“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民生至上、教育为先’的理念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内涵、办出特色、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多措并举,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请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性。(6分)第三组来到街头,随机采访了30名市民(包括医生、学生、进城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律师等不同群体),其中有25人表示“知道宪法,但不了解里面具体是什么内容”,4人表示“了解一些”,1人表示“很熟悉”。(3)你从上述街头随机采访中,得出什么结论?你认为要改变结论中的状况,我们青少年应做何努力?(6分)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对话内容反映出强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4分) (2)生活中侵权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由人们随意行使权利导致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什么。(6分) (3)生活中类似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你建议强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4分)24.(14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网络直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乱象丛生乱象一:未经允许,将学校等公共场所的人群作为直播对象。 乱象二:将别人的作品说成是自己原创,并在网络直播中展示。 乱象三:怂恿、欺骗未成年人用家里的钱款打赏网络主播。 (1)材料中的三个乱象分别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6分) (2)从义务的角度,评析上述直播者的行为。(4分) 图5(3)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请你给直播者进行友情提示。(4分) 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