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物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CO2CO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________,也不能支持________。(2)二氧化碳不供给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4)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炭反应:CO2+C2CO。3.CO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产生________色火焰,放出________。(2)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3)毒性:CO能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4.CO2和CO的用途。(1)CO2:可用于______;作______;供给植物进行________;作________。(2)CO:因具可燃性可作______;因具还原性可________。5.温室效应。(1)产生原因:大量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空气中______的含量增多;另一方面,能够吸收______的森林因各种因素不断减少。(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为______,还有甲烷、臭氧、氟氯代烷等。(3)防治措施: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③开发和使用__________,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大力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关于C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由于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实验探究】 实验一:在烧杯内放两只高矮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将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参考课本P118[实验6-5],探究什么物质使石蕊溶液变红色。实验ⅠⅡⅢⅣ烘干第四朵花现象分析[例1]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是( )。A.它是一种能溶解水的气体 B.降温加压下它可以变成固体“干冰”C.它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解析: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覆盖在燃烧的物体上,使燃烧的物体与空气隔绝。答案为D。【重要提示】1.石蕊是一种色素,遇到酸性溶液变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蓝色,能够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但因为Ca(OH)2微溶于水,吸收CO2通常用NaOH溶液。【触类旁通】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灭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温室肥料2.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 B.先变红,后变紫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紫,后变红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触类旁通】3.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炭火炉上放置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煤燃烧一定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C.燃气热水器装在浴室内使用,不会产生一氧化碳,很安全D.碳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容易引起中毒4.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重要提示】1.CO与空气混合遇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或加热CO前要验纯,以免发生爆炸。2.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等金属氧化物;除去CO中的少量CO2,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灼热的炭。CO2与环境【触类旁通】5.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6.“低碳城市”的理念贯穿在世博园的建设中。(1)“低碳城市”的建设减少了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的排放,能减缓气候变暖的速率。(2)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法国化学家PaulSabatier采用“组合转化”技术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优角度:CO还原性实验装置的探究[例2]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盏燃着的酒精灯 (2)先通入一氧化碳(3)黑色的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CO+CuOCu+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法技巧】1.“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反应开始时,先通CO,再加热;反应完成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却。2.CO有毒,在进行CO还原性实验时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的最简单方法是( )A .伸入燃烧的木条 B .测定气体的密度C .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其变红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能和紫色石蕊反应4.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肯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溶于水中 B .溶于澄清的石灰水中C .进行光合作用 D .制成“干冰”5.等质量的碳和一氧化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需要的氧气多 B.碳需要的氧气多C.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D.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6.要区别CO和CO2,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B.分别通过未加热的氧化铜C.观察颜色和闻气味 D.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7.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常向大棚内释放适量的CO2,这是因为( )A .CO2会使大棚内温度急剧升高 B .CO2会使害虫窒息死亡C .CO2能灭火,可避免火灾发生 D .CO2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二、填空题8.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溶液呈__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要洗净表面的白膜可用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过程(括号内为杂质)。(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推断题10.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已知:C是一种金属;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气体有毒,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写出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四、实验题11.用下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并完成下列实验任务:①用干燥的CO气体还原CuO;②检验CO还原CuO的气体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气体干燥)(1)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套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仪器接口字母):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气体,后加热氧化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套实验装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可能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你提出的合理处理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1 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1.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C.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2.无色气体A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A溶于水生成B,B能使石蕊溶液变红,B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A和C;A与灼热的黑色固体D反应,可以生成无色气体E;E燃烧时火焰为蓝色,燃烧后生成A;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使石灰水变浑浊,静置后出现白色沉淀F。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题型2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3.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1)上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中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用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B中应装入的溶液是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C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装置D中,________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因此可以用二氧化碳来__________。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前自主学】1.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2.(1)燃烧 燃烧 (2)呼吸 (3)碳酸(4)CO2+Ca(OH)2===CaCO3↓+H2O3.(1)2CO+O22CO2 蓝 热量(2)CO+CuOCu+CO2 (3)血红蛋白4.(1)灭火 制冷剂 光合作用 气体肥料(2)燃料 冶炼金属5.(1)CO2 CO2 (2)CO2(3)③节能产品 ④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6.A【课堂互动学】[实验探究]实验一:燃着的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二:纸花变红 纸花不变色 纸花不变色 纸花变红 纸花由红色变为紫色石蕊遇酸变红 石蕊遇水不变色 石蕊遇干燥CO2不变色 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遇酸变红 碳酸加热分解,CO2逸出,石蕊恢复原色[触类旁通]1.A 2.B 3.D 4.C 5.A6.(1)CO2 (2)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植物的光合作用(3)CO2+4H2CH4+2H2O(4)提倡骑自行车、步行、乘公交等(答案合理即可)【课后高效练】1.A3.B5.B 6.D8.红 CO2+H2O===H2CO3 紫 H2CO3H2O+CO2↑CaCO3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9.(1)2NaOH+CO2===Na2CO3+H2O(2)CuO+COCu+CO210.CuO C Cu CO2 CO11.(1)g e f c d a(2)使玻璃管内充满CO再加热,防止加热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时发生爆炸(3)检验CO还原CuO的气体生成物(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在尾气出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尾气)【综合题型练】1.A2.CO2 H2CO3 H2O C CO CaCO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