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一、古代埃及1、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有利因素: (1) 。(2) 。 (3) 。2、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位于非洲北部,北滨地中海 气候: 特点: (2)自然环境 水文: 3、古埃及文明历程: 4、古埃及文明:政治法老权利:1、2、3建筑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 文字标志古埃及文明已相当成熟,为了解古埃及文明提供宝贵资料。历法地位: 意义: 医学制作木乃伊5、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1) 。(2) 。 (3) 。 二、古代西亚国家 1、古代西亚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 ”之称,西临 ,东临 。 气候: 特点: (2)自然环境 水文:2、古代西亚地区文明历程:(1)BC3500, (2)BC18世纪, 3、古代西亚地区的文明成就:国家法律文字历法建筑4、解读《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 。(2)内容: 。(3)实质: 。5、西亚地区文字对世纪语言文化的贡献。(1) 。 (2) 。三、古代印度1、古印度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 ,西临 ,东临 。 气候: 特点: (2)自然环境 水文:2、古代印度文明发展历程(1)BC2500年, 。(2)BC15世纪, 。(3)BC3世纪, 。 3、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应了 。 种姓制度目的: 。种姓制度实质: 。 种姓制度影响: 。 4、佛教产生背景: 。 佛教产生时间: 佛教创始人: 。 佛教教义:(1) 。 (2) 。 佛教传播: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早期国家和社会1、夏商周年代尺 2、甲骨文(1)发现朝代: 。(2)特点: 。(3)意义: 。 3、分封制(1)出现朝代: 。(2)周王权利: 。(3)诸侯义务: 。(4)周朝确定人的地位和权力依据: (5)积极影响: 。 消极影响: 。4、礼乐制度(1)内容: 。(2)目的作用: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1、东周年代尺 2、春秋五霸两种说法中共有的是 3、齐桓公称霸(1)时间: 。(2)标志: 。(3)措施: 。(4)原因: 。地理位置—— 。个人因素—— 。4、战国七雄 5、商鞅变法(1)时间: 。(2)内容:① 。② 。 ③ 。 ④ 。 (3)影响: 三、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背景:(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 2、百家争鸣内容:学派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儒家1、2、1、2、3、 道家1、2、墨家1、2、法家1、2、兵家3、战国时期,哪一家思想得到重用,原因? 答: 4、哪一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一、西方文明的摇篮1、希腊地理位置: 2、希腊地理环境特征: 3、雅典、斯巴达城邦内容城邦雅 典斯 巴 达地理位置经济活动城邦特色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 雅典民主制度的鼎盛: 4、如何评价雅典城邦民主政治?(1)积极性: (2)消极性: 5、马其顿王国帝国建立经过及其影响经过: 影响: 二、罗马帝国的兴衰1、罗马兴衰年代尺 2、罗马共和国版图扩张的过程(1) 。 (2) 。 3、罗马共和国版图扩张基础(1)军事基础: 。 (2)制度基础: 。4、罗马共和国版图扩张的影响 (1) 。 (2) 。 5、屋大维“元首制”实行原因: 。 屋大维“元首制”实质: 。 6、基督教(1)背景: (2)时间: 地点: 。 三、西方文明之源1、为何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举例证明。 总 概哲 学科 学文 学戏 剧体 育2、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3、罗马法对于后世的影响: 4、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字母: 。 5、罗马建筑对后世影响: 。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复习宝典一、古代埃及1、古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有利因素: (1)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处于北纬20至北纬40之间,气候适宜人类生存和农作物生长。 (3)位于河流附近,交通便捷。 2、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位于非洲北部,北滨地中海 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2)自然环境 水文:3、古埃及文明历程: 4、古埃及文明:政治君主专制制度法老权利:1、2、3(P3)建筑金字塔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文字象形文字(BC3000)标志古埃及文明已相当成熟,为了解古埃及文明提供宝贵资料。历法太阳历地位: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意义:对后世影响很大,罗马历法、公历来源于它 医学解剖学、分科治病制作木乃伊5、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1)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埃及农业发展带来肥沃的土壤。 (2)尼罗河便于航行,为古埃及统一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 (3)古埃及人民观察尼罗河涨落,发现其规律,发明太阳历。二、古代西亚国家1、古代西亚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 新月沃地 ”之称,西临 地中海 ,东临 波斯湾 。 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2)自然环境 水文:2、古代西亚地区文明历程:(1)BC3500,出现很多小国 (2)BC18世纪,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3、古代西亚地区的文明成就: 国家古巴比伦王国(中央集权国家)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文字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历法《太阴历》一星期七天制建筑空中花园4、解读《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内容:规定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规定如何处理自由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3)实质: 代表奴隶主阶级意志的法律 5、西亚地区文字对世纪语言文化的贡献。(1)苏美尔人楔形文字,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2)腓尼基字母文字为以后欧洲字母文字奠定基础,古希腊人以此为基础创造希腊字母,罗马人在希腊字母基础上创造拉丁字母。 三、古代印度1、古印度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位于南亚次大陆,东临阿拉伯海,西部濒临孟加拉湾 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夏季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水文:2、古代印度文明发展历程(1)BC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2)BC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3)BC3世纪, 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婆罗门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几乎没什么权利,从事最苦、最脏、最累职业,受上层剥削、奴役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应了: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种姓制度目的: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种姓制度实质:保护奴隶主特权的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影响: 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社会发展 4、佛教产生背景:种姓制度激化社会矛盾,引起古代印度百姓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情绪不断高涨。 佛教产生时间: BC6世纪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佛教教义:(1)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2)要求消除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佛教传播:(1)向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通过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北传佛教)(2)由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南传佛教)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早期国家和社会1、夏商周年代尺 2、甲骨文(1)发现朝代: 商朝 (2)特点:具备汉字结构基本形式,比较成熟文字。 (3)意义:从商朝开始,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推动中国文字发展、文明进步;是人类瑰宝。 3、分封制(1)出现朝代: 西周 (2)周王权利: 分封土地、人口、财富给诸侯国 (3)诸侯义务: 诸侯必须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护周王室。 (4)周朝确定人的地位和权力依据: 与统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 (5)积极影响:确立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消极影响:分封制为日后诸侯争霸埋下了隐患。 4、礼乐制度(1)内容: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2)目的作用: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1、东周年代尺 2、春秋五霸两种说法中共有的是 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3、齐桓公称霸(1)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BC651 (2)标志: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3)措施:①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③和中原诸国组成联军,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4)原因:地理位置——处于中原东面,较少遭到各诸侯国的包围封锁;临近大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为称霸奠定物质基础。 个人因素—— 不计前嫌,善于用人;虚怀若谷,善于吸纳别人正确的意见。 4、战国七雄: 5、商鞅变法(1)时间:BC356(2)内容:①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③奖励军功,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官吏。 (3)影响:秦国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三、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背景:(1)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3)思想上:私学兴起,出现文士阶层 2、百家争鸣内容:学派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儒家春秋孔子1、思想核心是“仁”(1)要求统治者关心爱护百姓(2)要求人民“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2、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战国孟子1、主张实行“仁政”2、“民贵君轻”思想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德准则 道家春秋老子1、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双方能够互相转化2、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战国庄子顺其自然墨家战国墨子1、兼爱,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2、非攻,反对战争法家战国韩非子1、提出“法治”主张用严酷法律通知人们2、君主加强中央集权兵家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国孙膑《孙膑兵法》围魏救赵3、战国时期,哪一家思想得到重用,原因? 答: 法家,法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 4、哪一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成为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一、西方文明的摇篮1、希腊地理位置:地中海东部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 2、希腊地理环境特征:海岸线曲折,山峦重叠,山谷狭长,海岛众多。 3、雅典、斯巴达城邦内容城邦雅 典斯 巴 达地理位置临海内陆经济活动工商业农业城邦特色民主制度崇尚武力,贵族统治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BC6世纪,克里斯提尼确立 雅典民主制度的鼎盛:BC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确立 4、如何评价雅典城邦民主政治?(1)积极性: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权利,有利于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 (2)消极性: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 5、马其顿王国帝国建立经过及其影响经过: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出兵东征,扫荡小亚细亚和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影响: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与融汇 二、罗马帝国的兴衰:1、罗马兴衰年代尺 2、罗马共和国版图扩张的过程(1)BC3世纪早期,征服意大利半岛 (2)BC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3、罗马共和国版图扩张基础(1)军事基础:罗马人尚武,强大的军团,兵种齐全,装备精良,作战英勇,战术高超。 (2)制度基础:罗马共和制(贵族统治和民主政治结合) 4、罗马共和国版图扩张的影响(1) 罗马掠夺大量的奴隶和广阔的土地 (2) 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处境悲惨,爆发起义 5、屋大维“元首制”实行原因:共和势力仍较强大 屋大维“元首制”实质: 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 6、基督教(1)背景:罗马对巴勒斯坦地区人民残酷统治,犹太人爆发起义屡屡失败,便寄托于“救世主”。 (2)时间: 公元1世纪 地点:巴勒斯坦 三、西方文明之源1、为何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举例证明。总 概古希腊不仅在政治领域建立影响深远的民主制度,而且在哲学、科学、文学、戏剧和美术等领域成就斐然,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哲 学“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为现代哲学奠定基础。科 学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为现代科学奠定基础。文 学《荷马史诗》是世界文明的长篇文学作品;。戏 剧古希腊是欧洲戏剧故乡,诞生“悲剧之父”和“喜剧之父” 体 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赛跑起源于古希腊 2、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铜表法》3、罗马法对于后世的影响: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4、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字母: 拉丁字母 5、罗马建筑对后世影响:古罗马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拱券式和柱式建筑结构得到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提纲比较早期文明区域国家内容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河流或海洋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爱琴海地中海统一国家建立时间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18世纪(不填)公元前2070年(不填)(不填)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不填)甲骨文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文明产生原因自然原因:都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适宜人居;位于河流和海洋附近,水源充足。人文和社会因素:(原因多样)古埃及古埃及统一国家建立时间公元前3100年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奴隶制)王权表现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文字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科学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医学古埃及的强盛与衰亡:看书本P4。古代西亚国家知道新月沃地及其名称原因★《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法典的意义:①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③是研究古代巴比伦的重要历史依据。★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他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字母文字:腓尼基人发明。字母文字的影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则创造了拉丁字母。★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重点)内容:它将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了解各等级包括哪些人以及每一等级的主要权利和义务(P7第3自然段)影响:种姓之间界限森严,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目的: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佛教(重点)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者为释迦牟尼。传播时间: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了解传播路线(书本P9:南传东南亚,北传中国、朝鲜、日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服从、消灭欲望中国三代——夏商周★朝代建国时间开国君主亡国君主文化成就夏朝公元前2070禹桀世袭制、二里头宫殿商朝公元前1600汤纣青铜铸造业、甲骨文、强大的军队和严酷的刑罚西周公元前1046周武王周幽王分封制、礼乐制度(1)禹的儿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商朝灭亡的战役:牧野之战。西周建立,定都镐。★(4)分封制(重点)内容:除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将其他地区先后封赐给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影响:确立了周王室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5)了解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此处不用背,但是要求理解,根据材料能够分析)记住礼乐制度的影响: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东迁至洛邑。东周分春秋(前770—前476)和战国(前475—221)时期。记住春秋五霸:①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记住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葵丘会盟确定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知道齐桓公称霸的原因:见P14笔记。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和使用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从而引发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革。★秦国商鞅变法的时间、人物、内容、性质和作用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内容: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④性质: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⑤★作用: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百家争鸣(了解其产生背景,重点:孔子和老子思想)学派代表人主张或观点格言儒家★孔子仁爱(爱人、克己复礼),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家★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顺其自然墨家墨子兼爱非攻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兵家孙武、孙膑《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希腊城邦城邦出现:公元前8世纪开始,小国寡民是城邦的突出特点。★雅典民主制度雅典民主制度确立者:克里斯提尼雅典民主政治经历了民主确立时期(前6世纪 克里斯提尼)和民主全盛时期(前5世纪后半期 伯利克里)雅典民主制内容:陶片放逐法保证民主;给公民发放津贴和工资等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从积极方面看,这种制度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从消极方面看,它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10、罗马帝国的兴衰(1)古罗马的发展脉络: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前3世纪,征服意大利半岛——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2世纪,地跨三大洲——395年,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他自称元首,这种元首制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重点:屋大维与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罗马帝国为什么能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其军力强大,善于作战,战术高超。(3)★耶稣与基督教建立时间:公元1世纪 地点:西亚巴勒斯坦原因:人民起义屡遭失败,被镇压的民众感到绝望,寄希望于救世主耶稣,渴望他来拯救自己。11、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罗马(1)古希腊:哲学,科学(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文学,戏剧(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体育(奥运会),美术(2)罗马:①《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起源。罗马法的影响:它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文字:拉丁字母 ③建筑:建筑多样,规模宏大,多拱门和柱形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上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复习学生版.doc 八上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教师版.doc 八上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复习提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