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小结复习(一)(同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小结复习(一)(同步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8张PPT。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复习课(一)[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812040201R710301DH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丁叮 学习目标识记文学常识回顾文章中心思想巩固重点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 ,1918年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代表作有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鲁迅《呐喊》《狂人日记》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学常识《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坟》《热风》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知识回顾(1)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2)“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部分(3)反映了作者从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找出这句话中使用的动词,并分析其作用。?
?知识回顾(1)“扫”“支”“撒”“系”“牵”“看”“拉”“罩” 等表示动作的词(2)写出捕鸟时的动作和紧张心情(3)也流露出作者回忆时的愉快心情。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考点解说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第2段)(1)第②段的形容词用得精彩,如用“碧绿”“紫红”,既准确地描写了这些植物的颜色,又给人以明艳美丽、充满生气的感觉。(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也不必说……”从整体上勾勒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单是……就……”从局部强调了“泥墙角一带”,这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生动。考点解说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第2段)(1)“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2)“窜”字写出了叫天子的速度快,又来得突然,
“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意思考点解说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第2段)这些景物描写都表现出了百草园景色优美、
趣味良多,给童年的作者带来无穷的乐趣。考点解说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是中考阅读理解中重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式主要是填空题、简答题,常考形式:(1)以填空形式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2)简要说出指定的景物描写的某一方面的作用,(3)对指定的景物描写片段进行赏析。方法技巧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是哪种景物描写。其次,要结合语境指出景物描写的作用。常见的有六大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
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头)(2)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气氛),展示人物性格;(3)表现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如兴奋、喜悦、忧愁等)
暗示人物命运(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4)奠定感情基调(5)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等;(6)酝酿诗情画意,揭示(深化)作品主题方法技巧常用答题模式(1)运用了……的描写方法,(2)描写了……的景象,(3)揭示了……的主题,
【或体现了……的作用(上面六种作用中的一种或几种)】真题试炼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已在天边耀眼地勾勒……运用了什么描写?作用?景物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
描写了大雨来临前远处电闪雷鸣的情形,
表现了“我”期盼能搭上顺路车的急切心情,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解析:这段描写了雷声、闪电,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写雷声“沉沉的压过去”,闪电“在天边耀眼地勾勒”,描写了大雨即将来临时电闪雷鸣的情形,渲染了一种紧张氛围,烘托了“我”期盼能搭上顺风车的急切心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文章主旨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主要作品
海伦?凯勒《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流——我以后的生活》文学常识10、《再塑生命的人》知识回顾1.本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有怎样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2)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她就是重新给了我生命的人。(3)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文章主旨《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回忆录叙述了 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 赞扬了
表达了
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识记文学常识回顾文章中心思想 学习小结巩固重点内容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