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1.1.2《文化与经济、政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政治:1.1.2《文化与经济、政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识文化的反作用;理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特征;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辩证分析能力,分析不同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运用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分析我国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等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的现象,体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深刻理解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
二、 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三、 预习提纲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1.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2.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3)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3.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 文化竞争力的表现和意义
(3) 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 基础知识梳理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阅读教材第9页,思考并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1. 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么 2. 业余有的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 3. 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么?
1. 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想一想: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是什么?
阅读教材第10页的相关内容,想一想:(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否意味着文化的变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绝对同步?(3)文化对经济、政治有什么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想一想: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A
B
阅读教材第10页“相关链接”材料,进一步理解一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关系。
(2)相互交融:见下一目题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阅读教材10~11页相关内容,思考一下: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如何相互交融的?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阅读教材11页的相关内容,结合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想一想,我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文化的竞争力?
1.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发展先进文化、增强综合国力
我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文化的竞争力?
结合教材12页的综合探究以及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体会一下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五、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回答1-4题。
1. 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 )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2. 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3. 下列关于文化、经济、政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先进的文化能促进政治的发展,所以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D.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
4.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①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④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6. 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D.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水平也会提高
7. 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 )。
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 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8.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销售额猛增,2003年已达到13.2亿元人民币。专家预计,到2007年,我国的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67亿元,并以1:10的规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表明( )
A.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龙头产业 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我们应鼓励支持一切文化产业的发展 D.网络游戏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9. 2007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文化产业发展》一文。文章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闲暇时间的郑家,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文化产业在国家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说明 ( )
A.每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 B.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因素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不同
10. 与以前相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了新的表现,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对别国文化进行侵略,企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与别国。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反作用与政治
C.文化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1.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句话主要揭示了 ( )
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C.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D.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12. 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采取的措施是( )。
A人中国和法国互办文化年
B.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整治小煤矿,保障安全生产
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D.2000年我国依法共关闭了1 100多个非法不文明网站
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回答13-14题。
13. 上述材料说明( )
A. 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 B.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就是人才和知识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4. 依据上述材料:这种发展格局,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提供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发展格局,我们必须( )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②以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5. 2008年4月,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隆重举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风筝节”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潍坊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1)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道理?
(2)经济决定文化,但当前有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人的思想却空虚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重新泛滥,这是为什么?
(3)文化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不是可以认为所有文化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选择:1~5 D D A BA 6~10 C D BC D 11~14 B B D D
15.(1)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了,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一定也会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物质条件好了,人的精神文明也好了的观点是片面的。
(3)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