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3.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政治:3.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含义;
2、理解目标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
3、运用目标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
(2)运用相关原理,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难点 : 1)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2)把握联系的多样性的现实意义
知识梳理
一、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首先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
其次,联系是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二、联系的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1)表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部)
横的:四面八方的联系 ,纵的:前后相继的联系
举例:狼群与鹿群,黄河水从源头到入海口颜色的变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
举例:一辆“奔驰牌”汽车如果仅有车身而没有发动机,能否奔驰?有了发动机而没有轮子能否开走?
正因为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相互依存、有机联系在一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体)
(2)方法论要求:
用_________观点看问题,反对用_____的观点看问题。
◇补充: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联系具有条件性: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客观的。
2、联系的客观性
(1) 含义:
联系是_______________ -,不以_________为转移。
(2)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容易理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是客观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是无所作为的吗 ?(人能不能创造事物的联系?)
分析原因:①人为事物的联系的产生需要主客观条件
②就联系的产生过程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就实践的结果来说,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建立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方法论要求:
要从事物____________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_。
一方面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另一方面,不能无视联系的客观存在
(4)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兴建,会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如,我国开通的政府网站,鼓励群众上网参政,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就是沟通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新形式。
3、联系的多样性
判断:找出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联系。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时势造英雄。无风不起浪。虚心使人进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牵一发而动全身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联系的多样性表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①把握_____________,不可忽视_______________联系、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___。
②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__________________。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动手完成下表格填充
原理 内容(世界观) 要求(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的发生,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灾难,也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2005年1月6日,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东盟10国、中国、韩、日、美、世界卫生组织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为期一天的会议。这说明(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部分影响整体
C.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联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联系表现形式的有( )
①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②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③事物之间的本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④“8”与生意之兴旺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① D.①②③④
4、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人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
A.联系是普遍的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6、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7、下列选项中关于联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C.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则不存在联系
 D.联系有普遍性,但没有直接性
 8、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9、胡锦涛同志指出:“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B.离开了历史联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C.联系是客观的,人不可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看到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10、在祖国大陆的SARS得到有效控制呈不断趋势之时,由于台湾中华医院,仁济医院怕影响医院的声誉、故意隐瞒SARS疫情,导致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SARS病人发病人数不断上升。材料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11、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很快,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网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述已见。这说明
  A.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二、分析题
 12、某市领导班子,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重新审视了过去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主动关闭了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并且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虽然该市的经济暂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周围县市的经济却因此进入了良性快速发展轨道。现在该市及其周围地区的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说明该市领导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工作的。
13、《淮南子》中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林,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淮南子》中的这句话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