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压缩或扩张)。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6课,本课力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的,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它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于组成空气的粒子间的空隙较大可以随容器的大小而变化,所以空气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膨胀扩张。教材首先以乌鸦喝水的童话故事引入,认识水和石头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实验做一个初步的猜测后,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实验验证。之后,在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空气占据空间是可以变化的。同时每一个探究活动都是按“猜测――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过程进行的。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教学准备:未修改 学生(每个小组):1个矿泉水瓶、2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水槽、1个水杯、1张报纸、2个注射器 老师:1个矿泉水瓶、2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成功的范例、1个水槽、1个水杯、1张报纸、2个注射器(其中一个纸板有标示)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准备好的道具放在每组组长的脚板边上(之前指定好小组长),一、播放动画片《乌鸦喝水》 师生问好。 师:上课,同学们好!看故事,动脑筋。 师:乌鸦喝水的故事同学们听过吗?今天向老师也带来了一只乌鸦,咱们去看看并思考一个问题:乌鸦为什么会喝着水呢?小石子起到了什么作用?(播放视频) 师:现在你能告诉我,石头是不是占据了水的空间呢? 板书:占据空间 “挤”(请同学们翻开书78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一 (ppt)1、刚才我们说到石头和水能占据空间,可空气宝宝一听啊,十分惊讶,急忙走过来,看看她们发生了什么故事?(情景导入)2、师:现在老师这里召集了空气宝宝和水滴精灵,水倒是看到了,可是空气宝宝在哪里啊?你说(身边)我怎么没看见啊?(透明)你说? 所以空气有颜色吗?你闻一闻也没有(味道)?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所以我们看不见空气,那我们能不能利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来发现空气宝宝的存在呢?比如说屋里的空气,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存在啊? 你来(上台)用塑料袋证明屋里有空气,怎么做? 现在请小组长进行试验,其他同学安静的看着,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试验中发现了什么(泡泡),说明了什么? 非常好,现在我们的成员到齐了,有水,空气, 一个空杯子、一个水槽里面装有染色的水和三张纸,帮两位打赌的小朋友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具体怎么操作呢?谁能设置一个实验?A启发:B 说的真棒,向老师把你说的总结了一下,咱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水槽中的水会进入玻璃杯吗?(3个人回答)(指生答,不作评论)师:谁的预测正确呢?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动手用实验证明。3.师:动手之前谁能回忆出刚刚那位同学设计的也就是这个视频里让本实验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出示动画课件) 我想请一名同学上台教教我怎么操作,其他同学看看他是否跟你想的一样。注意以交谈的语气提点学生注意的地方:第一步:把纸轻轻捏松,贴于杯子的底部,使它不掉下来。(每一组完成后进行下一步)第二步:再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不要倾斜缓慢放入。第三步:注意动作,拿出玻璃杯时同样缓慢而竖直地取出第四步:拿出里面的纸团,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请这位同学汇报实验结果:(纸没湿)(ppt)有的小朋友不服气了,“老师,你和他串通好了的吧,我可不信?” 4.学生实验(走到学生群体中,将纸拿出来展示) 5.反馈。 6.结论:这次空气宝宝和水滴精灵的较量,谁赢了? (空气)那咱们为空气宝宝鼓掌(收),同时请小组长将实验道具摆在课桌前方,我们看看空气宝宝又要告诉我们什么?(ppt)四.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同学们,这是什么?(针筒)在科学课程中它叫注射器(出示ppt)那咱们来做个实验好不好?老师先用1号注射器吸10ml的空气,用2号注射器吸10ml的水用食指用力堵住管口,我想用力推1号装有空气的注射器,请个小盆友上台来帮帮我.我想让你用同样的力气推2号装有水的注射器,请问,能被推动吗?这证明水怎么样?(水的体积很难被改变)请你上位,实验真不真,咱们自己做过才知道。现在请全体同学坐好,自己动手实验结论那同学们,谁能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中完成这个图?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是什么?空气有什么自己的特点?相反,那水呢?(一分钟后请同学汇报)实物展示台让学生讲解同意他观点的请举手。 7、学以致用,那咱们一起去看看生活中,有哪些物件儿是用到了空气的特性的?你还能补充一些物品吗? 丰富的科学知识等待大家探索,课后就交给你们自己了。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