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7.2.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政治:7.2.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时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方面:要理解贡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懂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含义和危害性。
能力方面: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从思想方法上必须把贡献与索取,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诗歌《买到买不到之歌》导入,启迪学生思考“金钱是不是万能的”。然后让学生回顾人生价值的两方面的内容。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贡献与索取关系的认识。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两大误区,故要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具体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讨论、举事例等形式,说明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危害性,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的人生观。可以采用讨论法,讲授法,例证法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例子,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反对和抑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使学生感悟人的社会美、理性美和人格美。
重点:如何理解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难点:如何理解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
疑点:
1、享受与享乐主义
(1)含义不同。
享受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得到满足。对于人来说,物质上的享受并不是享受的全部内容,人除了物质上的享受还应有精神上的享受,二者是统一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是正当的、合理的。
享乐主义是把物质上无止境的个人满足作为享受的全部内容和生活的唯一目的,认为仅凭感官的快乐和满足就能使人幸福。把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割裂开来,把享受与劳动对立起来。
(2)享受应建立在辛勤劳动的基础上。
我们并不反对享受劳动成果和现代文明成果。但这种享受必须建立在自己辛勤劳动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还要创造条件满足人们的享受欲望,这也是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的。同时,还要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享受资料和享受场所,创造新的享受内容和方式,使其生活逐步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们反对的是建立在不正当手段基础上的享乐,只讲享乐不讲创造的享乐主义。
(3)享受不能脱离我国生产力水平。
任何人所享受的东西都是生产的成果。我国现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决定消费,无论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故享受不能超越生产力水平所许可的范围。盲目攀比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不顾条件的高消费,超级享受,都是不对的,脱离实际和人民群众的。
2、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万万不能
金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使用金钱的历史不过数千年,在此之前的100多万年里,金钱还没有出现。所以说金钱的确不是万能的。
出现金钱后,金钱也不过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人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非商品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如金钱买不到健康、友谊、智慧、快乐等。可见没有金钱万万不能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3、劳动收入才是合法收入
我国宪法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可见劳动收入才是合法收入,这种说法不科学。劳动收入是指居民凭借其为社会所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所获取的收入。非劳动收入是指居民不是凭劳动,而是凭借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和各种渠道所获得的转移性收入。
劳动收入,从城镇看主要是工薪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补贴等。从农村看包括农民出售生产的各种劳动产品等的收入。
我国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因此,除了劳动收入以外,还包括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非劳动收入。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有股金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术股份分红、出售专利所得等,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等。
非法收入是指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售假等非法手段获得的收入,对这样的非法收入要给予坚决打击。而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是受法律所保护的。
提纲
`1、正确认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要纠正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倾向。
2、反对拜金主义
(1)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2)要抵制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① 金钱与人生有密切关系。
② 获得金钱的手段应是正当的、合法的
③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3、反对享乐主义
(1)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
(2)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的错误与危害性
①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
②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
③把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基础上。
综合点拨
学习本框,首先让学生回顾人生价值的两方面的内容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又如何?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贡献与索取关系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反思,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只重索取的现象和行为。接着指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只讲索取不讲创造的行为,我们要坚决反对两种误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在阐述拜金主义的危害时,先简单的介绍拜金主义的含义,重点是理解人生与金钱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首先要承认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金钱是财富的象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保证。其次,还要看到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国家保护。再次,更应该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金钱不是万能的,崇高的理想、健康的体魄、幸福的家庭等都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
在阐述享乐主义的危害时,先简单的介绍享乐主义的含义,接着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享乐主义的现象和危害。最后一起总结,享乐主义的错误和危害性表现:第一,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第二,它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第三,它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最后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人们的贡献,要反对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教学建议
一、本课时的地位
现实生活中,有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庸俗化为“钞票经济”,有的人奉行“金钱万能”、“有钱使得鬼推磨”的处世哲学。而且拜金主义对学生产生了严重影响。一些中小学生为了钱中途辍学,从事商业活动,一些大学生无心学习,下海赚钱。
同时享乐主义也大有市场。学生中存在互相攀比、讲究吃喝等现象,部分学生缺乏艰苦朴素精神而只想享受。
可见,在上一框题讲授了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说明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要反对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二、关于贡献与索取的关系的教学处理建议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是先贡献后索取,还是先索取后贡献,或者是只索取不贡献?讲述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运用第一节第二框讲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作指导,不可强调一个方面否定另一个方面。第二,从理论上讲清贡献与索取的关系。第三,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更为重要。如果大家都先索取(或只索取),后贡献(或不贡献),那么索取的东西从何而来呢?可见,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仅看他的需要是否从社会得到承认和满足,更重要的是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这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他一生中的负大于正,其代数和为负,即负于社会,这样的人生就毫无价值可言。如果一个人在其一生索取等于贡献,他一生中正负相等,其代数和为零。这样的人生也没有价值。如果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贡献大于索取,他一生中正大于负,其代数和为正。即有益于社会,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因此,一个有志者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就要多为社会做贡献、多为人民、社会做有益的事情。
三、关于人生价值与金钱关系的教学处理建议
这个问题的总思路上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析人生价值的实现与金钱的关系,从三点加以说明。①金钱对人生价值产生重要影响。对资产阶级而言,金钱就是幸福,金钱就是人生目的,金钱就是人生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仍然具有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的作用,是一般等价物,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对个人来说,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可见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人生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内容虽与金钱有关,但并非金钱的同义语,不是金钱所能体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合作举例说明。例如,金钱买不到友谊、金钱买不到健康、金钱买不到忠诚等。
③强调获得金钱途径(或手段)的合法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获取金钱的途径,有正当合法的和不正当非法的两种。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均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二步,在理解了人生价值的实现与金钱的关系的基础上,批判“金钱无用论”和“金钱万能论”。有的人视金钱无用,认为金钱是罪恶之源。有的人视金钱为万能,一味追求金钱、享乐、把幸福和金钱划等号。这些都应当引以为戒的。尤其要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要掌握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现象和危害。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本质是只讲索取不讲创造。最后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人们的贡献,要反对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热点 案例 资料
买到买不到之歌
金钱能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金钱能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能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金钱能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
金钱能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金钱能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
金钱能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能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
金钱能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金钱能买到奢侈品,但买不到文化;
金钱能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金钱能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
金钱能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金钱能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
[简要分析]金钱不是万能的。对每一个人而言,物质生活的富足固然很重要,但人更应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因为物质生活只能赋予人以血肉,而高尚的精神生活则能赋予人崇高的灵魂。
状元的选择
某省一位高考状元,一家保健公司请他做宣传,让他说是喝了这家公司的产品才考了状元,并许诺给他十万元钱。
这位高考状元选择了实话实说,他说:“我家住在农村,家里比较困难,从来没有更多的钱去买保健品。我不知道你们的产品人是否喝了会更聪明一些,所以我不能为了钱做这个广告。”
[简要分析]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金钱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物质保证。取得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但获取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要注意“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同时要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人生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金钱不是万能的。
范例解析
德国作家毕尔格在《勇敢男子的歌》中说:“我不能以金钱出卖我的人生。”这是因为【A】
①人的生命是不能出卖的
②人生价值是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的
③金钱并非人生第一要义,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④人不应该为了金钱而不顾自己的人格尊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该题考查金钱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系。②、③、④项符合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但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人应当有更高的精神追求。①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择答案A、②③④
演练平台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金钱不能把它当主人,也不能把它当仆人,更不能把它当情人,只能把它当友人。”这句格言包含的人生道理是 【D】
①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保证
②拥有金钱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③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④拜金主义思想是错误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时。”“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这是一种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下列说法中反对这种人生价值观的有 【B】
A、人生是一种享乐,不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利后义
D、追求金钱是正当的,但应采取自己认为合理的手段
3、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和部门,铺张之风,挥霍之风、奢华之风蔓延起来。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娱乐场所越来越多,材料说明
【B】
A、我国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B、享乐主义人生观在现阶段还有一定的市场
C、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
D、我国的第三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4、2005年03月22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公开审理。他在任职期间先后收受17人的贿赂共600余万元,而且此人生活腐化,小姐给他捏一次脚就给20万元。这一事实表明 【C】
A、金钱是罪恶的根源,追求金钱是腐朽的价值观念
B、 要采取一切手段最大限度地获取金钱
C、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正当、合法,要反对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
D、金钱不是万能的,人格、声誉重于金钱
2004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所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据此回答第5题
5、享乐主义的错误表现在 【B】
①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  
②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  
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
④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学家”的称号是令人敬佩的。然而近来科学界出现的“核酸”是否具有营养的鉴定中出现的现象令人吃惊。个别科学家为了迎合企业的需要和金钱,竟违背道德在“核酸具有营养”的鉴定报告上签字。这一行为被三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指斥为“商业婢女的勾当。”据此回答6—7题
6、个别科学家为了金钱违背道德的行为【C】
A、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为
B、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道理
C、没有正确认识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
D、肯定了人们应当具有正当的个人利益
7、个别科学家的行为被指斥为“商业婢女的勾当。”这说明 【C】
①人不应该追求金钱,因为金钱只能导致堕落
②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并非人生第一要义
③人不能为了金钱而不顾自己的人格尊严
④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虽然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贫困仍然存在,某些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存在困难。然而有些人却大兴奢靡之风,北京一哈叭狗卖出了30万元天价,上海一年的养狗费用竟超过4000万元。据此回答
8、一方面,贫困子女接受教育有困难,一方面却宠狗挥金,这说明 【C】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错误价值观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C、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
D、完全为了他人,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非选择题
9、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于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根据材料回答:
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答案] 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第一,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唯一目的。否定了人生最主要的内容,即要为社会做贡献。第二,它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第三,它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拓展探究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和谐社会的死敌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但与此相生相伴的是一部分人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道德出现滑坡、信用产生危机、唯利是图思想蔓延,出现了贪污腐败、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吃拿卡要报等社会丑恶现象。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是极不相称的。
【简要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增强道德意识。
道德作为法律之外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自人类文明出现以后就对社会生活起着约束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需要大力增强。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增强道德意识,不仅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也是责无旁贷的。增强道德意识应先从修身开始。春秋时期,孔子的门徒曾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尽管曾子的这种省悟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其一日三省的做法并不过时。不管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应该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并用道德标准去衡量一下。如果人人都能这样从自身做起,那么我们的社会离和谐就不远了。
建设和谐社会,要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