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把握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原理及艰苦奋斗含义。理解理想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现实。并能运用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道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达到小康社会理想,要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想变成现实。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源于现实,但又比现实高远,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可以在一定条件转化为现实。通过学习比较,可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觉悟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教学方法】自学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课——①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②科学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崇高理想是以为祖国、为人民以至人类的解放为出发点的理想。③我们要做有理想的人,就是要做有崇高的、科学的理想的人。④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在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怎样去奋斗呢?为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弄清楚如何在艰苦奋斗中实现自己的理想。【知识结构】三、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材料分析】教材P103.第1段介绍了鲁迅先生从“医学救国”的愿望到弃医从文的转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启迪:①鲁迅先生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对自己的职业的选择,不是单纯地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而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②由于现实不理想,才有必要追求理想。鲁迅先生正是看到当时国民精神的愚昧、麻木等不理想的现实,才弃医从文,树立起改变和振奋国民精神的理想。③从鲁迅先生的一生来看,还告诉我们:要把理想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奋斗。④总之,关于鲁迅先生的这一事例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材料。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首先,理想源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P95.)“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都要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产生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足。正因为人们不满足于现实,才会有对未来的追求、希望和向往,才会为更加完美的目标而奋斗,才会有理想。否则,如果人们对现实都很满足了,觉得什么地方都称心如意,还会不会有理想呢?其次,理想高于现实因为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产生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足,所以,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是现实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正因为理想高于现实,好于现实,它才能激发人们去追求、去奋斗,才能指导现实的发展,对人们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注意】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往往把理想与现实等同起来,看到社会生活中一些假、丑、恶的东西和不合理的现实,就对社会主义理想发生怀疑和动摇;有的人看到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出现的暂时困难,或者在实现个人理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失败,就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懂得,理想与现实之间必然有“差距”,否则就只有现实,而没有理想了。正因为有“差距”,才会有理想;正因为有差距,才需要奋斗。经过奋斗,“差距”是可以缩小以至消灭的,这就是理想向现实的转化,就是理想的实现。(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虽然不等于现实,但在一定条件下利益转化为先生,教材P103→104.我国人民祖祖辈辈的“飞天”的理想的实现就证明了这一点。过去的理想,就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理想,就是将来的现实。但是,理想转化为现实不是凭空实现的,它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①关于“客观条件”教材未讲,我补充一下:主要是讲社会理想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必须符合实际。②关于“主观条件”,就是艰苦奋斗。要通过艰苦奋斗,去实践,去完善或者改变现实中那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最终把理想变为现实。2.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不要一讲到“艰苦奋斗”,就认为那是战争年代,在艰苦的环境下的口号;不要认为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就不要再讲艰苦奋斗了。——其实,艰苦奋斗不简单地是一种生活状态,它更是一种精神——(1)为什么要坚持艰苦奋斗精神①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P105.第3、4、5段)(P105.倒数第2段)“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重要的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有志于作一番大事业的人,只有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境界,才能百折不挠,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P106.第3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们经过二十就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大大改变了我国过去那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是,“我们的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科学文化发展比较落后,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要实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③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P106.最后一段·自学)(2)怎样坚持艰苦奋斗①(补充)要保持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人的精神面貌不同,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其效果就截然不同。只有具备了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才能排除种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②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理想的奋斗却是艰苦的。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要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付出辛勤的劳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③要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生活作风,就是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以至于将来,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都不会过时。【本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理想的和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并认识到要实现理想,必须要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至此,第七课的全部内容我们就学习完了。【课堂练习】前几年,大学生中出现一股“创业热”,一些学生停止学业,创办公司或求职,后来“创业热”凉了下来。据此回答01~03题。01.由“创业热”到冷却说明………………………………………………………………………(C)A.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够 B.青年学生缺乏理想C.实现理想要受客观条件制约 D.错误的理想导致错误的行动02.由“创业热”到冷却还说明……………………………………………………………………(C)A.量变是必要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C.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D.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03.学生创业这一事件告诉我们…………………………………………………………………(D)①树立崇高社会理想才能实现职业理想 ②理想高于现实,但不能脱离现实③实现理想是艰苦奋斗的过程 ④务实与创新要统一起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我国战国初年墨子制造了人类第一架飞行器,但仅是“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1986年德国的连撒尔在研制飞机的试验中,机坠身亡。美国的威伯尔·莱特兄弟,以百折不挠的毅力,经过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和加工,作了大量的模拟飞行试验,“飞行者一号”终于问世,人类翱翔天空的理想终于变成现实。据此回答04~05题。04.这一过程表明…………………………………………………………………………………(D)A.理想和实现是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B.理想都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C.理想都必须经过几代人长期努力才能实现D.理想转化为现实必须通过艰苦奋斗05.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是……………………………………………………………………(B)①理想反映现实,是现实的具体表现 ②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④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