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二十 §1-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复习目标】1.说出肾单位、皮肤的结构,并结合生活体验推测其功能。2.通过图表数据分析,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3.说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导学过程】基础检测试着做下列题,不会的,快速阅读教材66—72页,然后继续完成下列问题:1.排泄及途径: (1)排泄:人体将 ___ 、 等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二氧化碳和部分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 ___ 系统排出;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少量尿素以 ___ 的形式由 ___ 排出;绝大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 ___ 的形式由 ___ 系统排出。2.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 ___ 、输尿管, ___ 和 ___ 。 (2)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大约有 ___ 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 ___ 、 ___ 和 ___ 组成。3.尿的形成: (1)肾单位的组成:[③] 、肾小囊和[⑦] 。 (2)原尿的形成过程:当血液流经[③] 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 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 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⑥] 中,形成原尿。(3)尿液的形成:当原尿流经[⑦] 时,全部的 、大部分的水和部分 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其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4.过程:肾→ → → →体外。5.意义:排尿不仅能排出 ,还能调节人体内 的平衡,维持 的正常生理功能。6.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1)皮肤及汗腺的结构:人的皮肤分为 __ 和 __ 两层;是人体最大的 ___ ,它的附属物有: ___ 、 ___ 、 ___ 、 ___ 等。表皮属于 ___ 组织,可分为 ___ 层和 ___ 层,其中, ___ 排列紧密,有防止体内 ___ 的过度散失和 ___ 的作用。 ___ 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由 ___ 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 ___ 和 ___ ,使皮肤具有一定的 ___ 和 ___ ,真皮内含有丰富的 ___ 和 ___ 。汗腺由 __ 和 __ 构成,前者位于 ___ 深层和皮下组织内,后者开口于皮肤表面。 (2)汗液的形成:当血液流经 ___ 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部分无机盐、 ___ 和 ___ 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汗液通过其 ___ 排出体外。 7.皮肤的功能及保健: 当环境温度高时,汗腺周围的 ___ 扩张,血流量增多,由皮肤散失的 ___ 增加;同时,汗液的排出也增多,汗液的蒸发也能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皮肤对人体的 ___ 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皮肤清洁,应该常 ___ ,勤 ___ 。巩固提升1.右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某些液体的流动方向,正确叙述正确的是A.1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上腔静脉流回心脏B.2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1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C.3中液体不含尿素的原因是在肾小管处可以进行重吸收D.1、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排列是3、2、1 2.某患者肾脏受损,长期检测发现尿液中蛋白质超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最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 ( ) A.肾小管对血浆的过滤功能受损 B.肾小球和肾小囊对血浆的过滤功能受损 C.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D.肾小球和肾小囊对原尿的重吸收功能受损3.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C.③的作用是滤过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4.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 )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⑧膀胱A.③④⑥ B.⑥⑦⑧ C.①③⑧ D.④⑥⑦5.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 B. C. D.6.如表为血浆、肾小囊腔内和输尿管内溶液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度,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物质 血浆(克/100毫升) 肾小囊腔内液体(克/100毫升) 输尿管内液体(克/100毫升)甲 0.03 0.03 2.00乙 7.00 0.00 0.00丙 0.10 0.10 0.00A.尿素、葡萄糖、蛋白质 B.葡萄糖、尿素、蛋白质C.尿素、蛋白质、葡萄糖 D.蛋白质、葡萄糖、尿素7.右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D.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8.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形成尿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肾小体由③和④组成B.血液经过②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C.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含有大个子蛋白质D.⑤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⑤内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9.右图表示人体皮肤的结构,在炎热环境中,加快散热依靠其中的A.1和2 B.1和4 C.3和5 D.2和310.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a、b、c、d?内的液体及x、y、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A.b内是原尿,y是蛋白质 B.c内是原尿,y是葡萄糖C.a内是血液,z葡萄糖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二、非选择题11.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液体A、B、C是从肾单位中提取的样品(单位:克/100毫升)。请回答下列问题:样品成分 A B C水 90 98 96蛋白质 8 0.03 0葡萄糖 0.1 0.1 0无机盐 0.72 0.72 1.1尿素 0.03 0.03 1.8(1)样品B是从[③] ③中提取的液体。(2)样品C是从[⑥] 肾小管中提取的液体,样品C可作为农家肥利用,主要是其中含有无机盐和 尿素.(3)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最终排出的尿液为1.5升,这跟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有关。(4)[④]与[①]中的血液成分比较,[④]中蛋白质浓度明显 升高(填“升高”或“降低”)。(5)“B超”检查需“憋尿”,能“憋尿”说明排尿反射受到 大脑皮层的控制。12.下面是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泌尿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1)血管G内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消化系统的 (器官)中被吸收的;(2)输尿管D内液体形成的场所是 (器官),主要经过肾小球的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3)与血管B相比,血管A中流的是含 较多的动脉血。13.下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E表示相关组织、器官或系统,a-d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淀粉在A系统内最终被分解成 进入B,①表示 过程。(2)若C表示肺泡,则过程②是通过 实现的;经过B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 的含量增高。(3)在B系统内,瓣膜起到阻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如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4)物质d的形成包括 和 两个生理过程。若某人尿液中含有血细胞,你推测可能是 出现病变。1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器官或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⑥]代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则图中[C]代表 。(2)在[B]的主要器官中,与毛细血管结构特点相似的是 。(3)通过[②]进入血液中的物质,最终到达组织细胞中,其作用是 。(4)李光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5)王大爷在体检时检测到[D]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你认为其可能的原因是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的部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主动脉与心脏的 相连。(2)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肝细胞,其作用是 (填“分解”或“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3)肝脏可以把氨转变为尿素,尿素主要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4)胃能够分泌胃液,可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物质,该种物质是 。(5)食物进入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被小肠内表面的 (填结构名称)吸收。 拓展延伸16.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的两天中,每天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mL),结果如下表: 汗液 尿液 粪便 呼出气体休息 100 1 00 200 300运动 2OOO 500 200 600 (1)这两种状态的失水量不同表现在 ,运动时我们应该怎样做?(2)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有什么意义?尿液为什么减少了?(3)运动时因呼出气体而散失的水量为什么增加了?(4)通过比较可知,人体内水分排泄的途径有 条,分别是 。课时二十 §1-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巩固提升】1-5.DBBDC 6-10.CCDDD11.(1)肾小囊腔(2)肾小管 尿素 (3)重吸收 (4)升高 (5)大脑皮层12.(1)葡萄糖(糖类) 小肠 (2)肾脏 过滤作用 (3)氧13.(1)葡萄糖 吸收 (2)呼吸运动 二氧化碳 (3)动脉瓣(4)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14. (1)皮肤(2)肺泡(3)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4)白细胞(5)肾小管病变15.(1)左心室(2)分解(3)泌尿(4)蛋白质(5)小肠绒毛【拓展延伸】16.(1)运动这一天同完全休息这一天相比,散失的水分量增多;所以在运动时应多喝一些水。(2)汗液蒸发能带走人体较多的热量,汗液分泌多,蒸发也多,体内热量散失得就多。由于运动时水分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就相应减少了。(3)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所以呼出气体中水分量就增加了。(4) 3汗液、尿液、呼出气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