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二十六 §1-2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家园 【复习目标】(1)人类对生物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2)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环保意识;(3)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又对生物圈的影响;(4)保护我们的家园。【导学过程】基础检测试着做下列题,不会的,快速阅读教材123—130页,然后继续完成下列问题:1.资源:分为 和 。2.可持续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 能保持其再生能力, 不致过度消耗,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 ”,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 、 ,既要考虑 ,更要考虑 。4.保护我们的家园关系到人类的 。关系到公民自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应从 做起,从 做起。学而后思:(1)有人说:“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当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矛盾时,我们应采取何种措施?巩固提升1.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2.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综合检测结果,2012年5月初日照以东海域出现赤潮,最大面积106.3平方千米,你认为以下哪项不可能是赤潮发生的原因 ( )A.工业城市将大量污水排入该海域 B.农田里大量化肥最终流入该海域C.工业有机物、农药最终流入该海域 D.在该海域养殖的海带密度、面积过大3.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A.酸雨 B.大气污染 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4.(2016·娄底)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B.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C.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5.洛阳江红树林曾遭严重人为破坏,为恢复其原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 A.补种并保护红树林 B.张网捕猎各种鸟类 C.大面积围江造田D.大量排人生活用水6. 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外出就餐过度消费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C.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D.避免长明灯和长流水7.我们的家乡东营是“生态之城、石油之城”,下列有关石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石油为非再生性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开采消耗 B.石油是动物化石燃料,其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石油的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加大开发利用可促进碳循环 D.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应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车8.近几年,雾霾在我国华东、华北地区时有发生。我市在治理雾霾方面采取了“严禁焚烧秸杆”“严禁小锅炉取暖”等措施,使雾霾天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某同学在“关注雾霾”主题班会上,提出的下列治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增加火力发电 B.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C.扩大绿化面积 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9.在解决一些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B.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C.制造高效杀虫剂和农药 D.建设太阳能电站,减少燃煤发电10.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小镇的生活和生产污水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小镇街道上的声响强度日平均为90 dB,在连续三个月的降雨中雨水的pH为3.6~4.6,河水中含氧量为2 mg/L,致使鱼类和农作物大面积死亡。请据此分析回答: (1)该镇受到的污染有 。 (2)该镇所降雨水常被称为 ,此种雨水直接危害农作物和植物的 。 (3)治理该镇的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 。11.资料一: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资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干旱,洪湖水面原有53万余亩,现只剩下6万余亩。 资料三:下图是一幅漫画:(1)沙尘暴和大面积干旱都与人类 相关。(2)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原因是植物可以通过 作用从叶片的 散发出水分。(3)要根治沙尘暴,应该 。(4)请你写出一点看完资料三后的感想。 拓展延伸12.国务院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现有超市、商店、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 。 (2)有人设想,生产一种新型材料制作购物袋来代替现行的塑料袋。你认为这种新材料应具备什么特点?请提出你的设想。 (3)有人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塑料袋,这种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4)你认为目前该采取什么办法处理土壤中的塑料袋? 课时二十六 §1-2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家园【巩固提升】1-5.CDCAA 6-9. ACAC 10. (1)水污染和噪声污染 (2)酸雨 叶和芽 (3)严格控制污染源11. (1)破坏植被(或乱砍滥伐或过度放牧或毁林造田或开荒造田等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行为) (2)蒸腾 气孔 (3)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或退耕还草等) (4)要珍惜水资源(或要节约用水等,答案合理即可)【拓展延伸】12.(1)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合理即可) (2)①在短时间内降解(分解) ②对土壤不造成污染 ③能充分利用农田废弃物(如秸秆等) ④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等(任答两点,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3)不好 会造成大气污染 (4)人工拣拾,集中无害化处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