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 1.2《形成我们对岩石的认识》教案 北京课改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科学 1.2《形成我们对岩石的认识》教案 北京课改版

资源简介

《形成我们对岩石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会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的特征。
2、学生会区分岩石。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岩石的特征。
2、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岩石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品质。
2、尊重实验证据和事实,对认识科学现象充满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探究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岩石的特征。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烧杯、滴管、稀盐酸、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谈话:来到山城重庆,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旅游景点,他说这里体现了山城“山”的文化,也展现了古代重庆人的智慧与勤劳,还是重庆悠久历史的见证,并给我发了几张照片。同学们看出是哪儿了吗?(大足石刻)?
2、提问:大足石刻吗,这些雕刻是什么材料的?
3、讲解:石头是我们习惯的叫法,科学上称为岩石。
新课讲解:
1、学生分组观察各种岩石标号标本,用写或画的形式表达岩石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2、每组汇报观察的方法及标号岩石的特征,其他组予以补充完善。
3、说一说,写一写你的发现。
4、谈话:今天,让我们来做个小小雕刻家,一起来认识岩石,用岩石做个雕刻好吗?(板书课题)?
5、提问:在哪里能找到岩石??
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对于岩石分布和概念的认识?
6、小结:自然界中处处可以找到岩石,因为它是组成我们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主要成分。并且它们都是天然形成的。?
(一)认识岩石的特征
1、谈话:老师这给大家准备了几种常见的材料,要用岩石制作雕刻,就先请大家把你认为是岩石的材料选出来。?
2、学生小组讨论后,动手挑选岩石。?3、提问:你们认为那几个不是岩石?为什么?巩固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认知。?
4、你们找出的岩石不止一种,那你要怎么选择??
学生讨论交流中,引出岩石特征。(教师提炼、归纳四个特征:颜色?结构?硬度?遇盐酸现象)?
(二)探究岩石特征?
1、提问:想了这么多,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研究??师生制定研究方法,并交流。
2、教师引导、讲解、小结研究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
(1)颜色,可以直接用眼睛看。?
(2)结构,岩石的组成形式叫岩石的结构。常见的结构有颗粒状结构,组成岩石的颗粒有大有小,大颗粒的可能就粗糙,小颗粒的摸起来可能就光滑一些。另一种结构叫层状结构,从侧面看起来像书页。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3)硬度,用硬度不同的两种物体(铁刻刀、铜钥匙)在岩石表面划刻,观察划痕。铁刻刀刻不动为很硬、铁刻刀能划出痕迹,铜钥匙不能称为较硬、铜钥匙就能划出痕迹是很软。安全使用刻刀,刻划方向由内向外。?
(4)腐蚀性,重庆还是著名的“雾都”且酸雨比较频繁会对长期放在室外的雕刻制品造成腐蚀。在岩石表面滴稀盐酸,观察现象。冒泡说明耐酸腐蚀性差。?
盐酸有腐蚀性,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安全,实验完成后及时洗手?7、谈话:在实验中,研究完一项或一块岩石后,要及时把研究的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单上。?
3、提问:作为一个小小科学家,怎么能把你观察到的更好、更准确的表现出来?怎么准确描述你看到的颜色??怎么表述岩石的结构???
4、提问:老师还有个问题,在这四项研究中,有实验的顺序要求吗??引导学生规范的实验,注重实验有序进行。?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谈话:请完成研究内容的组整理好材料和工具。
(二)小结
1、岩石的区分。
2、岩石的性质。
3.观看各种形状各异的岩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