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诞生》总第34课时课件(28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中国的诞生》总第34课时课件(28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新中国的诞生河北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会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3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949 年 3 月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党的总任务毛泽东指出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质的社会主要矛盾:阶级构成:经济成分: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的报告:1.工作重心转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2.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3.全国胜利后的总任务4.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根据毛泽东报告的内容,联系本课课题,想一想: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北平和平谈判1.背景:①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②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③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2.内容:3.结果:1949年4月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背景:2.概况:1)开始时间:1949年4月21日。2)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3)过程:二、渡江战役(2)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但国民政府代表最后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①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迅速崩溃②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残余势力退守台湾江阴湖口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南京解放 蒋家王朝覆灭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加速了人民的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在军事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准备 了条件。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粉碎
了国民党军队反动派内战失败后妄图
“国共划江而治”图谋。并占领了国民
党统治的老巢-----南京,推翻了国民
党的反动统治。中共迅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主观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客观方面:蒋介石政府政治上孤立、失去民心,军事上军队士气不高,经济上横征暴敛、导致崩溃,还有统治的腐败等。 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垮台,但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垂死挣扎。直到新中国成立时,西藏仍未解放。因此,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垮台了,但全国并没有完全解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标志着全国的解放。这种说法正确吗?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内容:(1)大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家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性质(2)会议决定新中国定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等(3)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人为副主席,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意义: 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会议参加者的广泛性,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政协一届会议的内容“八个一”一个文件:
一个政府:
一个主席:
一面国旗:
一首国歌
一个首都:
一种纪年法:
一座纪念碑:《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公元纪年北平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①回顾《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毛泽东这番讲话的意义。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为促进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人民群众抗日斗志、鼓舞人民英勇抗战而作。音乐充满了激情,富于感召力,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后,在外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内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重道远的形势下,这首歌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警醒国人要居安思危,激励人们为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而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因而,毛泽东认为还是原词好。②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国歌,仍然采用《义勇军进行曲》? 今天,这首歌仍然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时刘鼓舞着炎黄子孙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其深远意义在于,它让我们不忘历史、保持警醒,即便在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年代,仍然要居安思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四、开国大典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1)国内意义: 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
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
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朝着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2)国际意义: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结合近代中国史相关内容,归纳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54门礼炮指的是参加第一次政协会议的54个单位,或曰45个单位加特邀人士的9个方面(或小单位),它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
28响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开国大典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深意史海遨游 当时,南方一些地区还未解放,国民党的空军经常袭扰北方,并图谋破坏开国大典。但国民党空军夜航能力差,在大陆轰炸完后,必须在天黑前返回,如果上午举行大典,国民党飞机飞到北京还能赶在天黑前回去,如果下午举行,国民党飞机就来不及了。所以,开国大典选在下午举行。后来随着解放军空军战斗力的增强,拥有了对抗国民党飞机的能力,以后的国庆活动就都改在了上午举行。开国大典选在下午的原因史海遨游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时期,但就社会性质来说,仍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才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在中国现代史上,1949~1956年也被称为“过渡时期”。易错点: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了吗?不是。小结: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新中国的诞生渡江战役政协会议时间、地点:意义:1949年3月,西柏坡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时间:结果:1949年4月解放南京内容:通过《共同纲领》,定首都、国歌、国旗等,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开国大典意义:国民党政权覆灭,加速解放全国的步伐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3)、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4)、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5)、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国民党在政治上被孤立,失去了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国民政府内部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了解放战争的后勤补给、情报搜集等。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启示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具有反人民的性质,决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人民解放战争因具有爱国正义的革命性质,必然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所以解放军在战争中所向披靡。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小农平均主义思想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 民生)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推翻清王朝,结束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反帝反封马列主义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军队称谓的变化 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肩负的使命不同,几易其名,具体如下:
(1)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诞生于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 —1937年)。
(2)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历史进入全面抗战时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大敌当前,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3)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历史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所担负的历史重任是: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这时的人民军队易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史海遨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