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见的碱试一试1.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2.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3.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AB段有沉淀生成 D.F点溶液的pH>74.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某同学想探究是Na+还是OH﹣的作用使酚酞试液变红,他设计的下列实验中,不能证明是OH﹣的作用而非N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 向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再加入适量的氯化镁溶液,观察红色是否消失 B. 向NaCl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 向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观察红色是否消失 D. 向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再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观察红色是否消失5. 向一定量盐酸和CuCl2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点表示的溶液pH=7g B. MN段表示CuCl2与NaOH反应 C. 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 g D. 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要点精讲知识点一 碱1、碱性物质 (1)往往有滑腻感,涩味,一般用来洗油污的物质具有碱性;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 ,pH试纸 ; (3)碱是一种碱性物质;2、碱的含义: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 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碱发生电离的条件 溶于水 或 熔融状态 。3、可溶性碱的制取 (1)常见的可溶性碱有 NaOH、KOH、Ba(OH)2、Ca(OH)2 可溶性碱可由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制的; (2)反应式:CaO + H2O == Ca(OH)2 BaO + H2O== Ba(OH)2 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2KOH知识点二 碱的共性(NaOH和Ca(OH)2)物质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CO2+Ca(OH)2=CaCO3↓+H2OSO2+Ca(OH)2=CaSO3↓+H2O与酸发生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与某些盐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CuSO4=Cu(OH)2↓+CaSO43Ca(OH)2+2FeCl3=2Fe(OH)3↓+3CaCl2用途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建筑业,制三合土,抹墙,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注意(一):(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因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应密封保存。 (3)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注意(二):(1)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CuO +H2O 2Fe(OH)3 Fe2O3+3H2O (2)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e(OH)3↓ Mg(OH)2↓ BaCO3↓ CaCO3↓ (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沉淀 或有 气体 或有 水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知识点三 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CaO +H2O== 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 (1)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溶解时放热。 (2)风化: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潮解(物理变化),同时还会发生下列反应:2NaOH+CO2====Na2CO3+H2O(化学变化)。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这两个反应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都生成水。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Na2SO3化学名称:亚硫酸钠)2、氨水:常写作NH3·H2O,是一种弱碱,由氨气通入水得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3 + H2O == NH3·H2O;氨水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NH3·H2O == NH3↑+ H2O3、CO32-检验 (1)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不但会潮解,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反应式:CO2+2NaOH=Na2CO3+H2O。因此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是检验碳酸根离子。 (2)检验方法: a、滴加稀盐酸检验,有气体生成就证明已经变质。反应原理为:2HCl+Na2CO3=2NaCl+H2O+CO2↑b、配成溶液后,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就证明已变质。反应原理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同步练习1、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 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 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2、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A. X是O2,Y是Ca(OH)2溶液 B. X是CO,Y是Ca(OH)2溶液 C. X是SO2,Y是NaOH溶液 D. X是CO2,Y是硫酸溶液3、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 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 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 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4、氢氧化铯(Cs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被称为碱中之王.氢氧化铯不仅具有碱的通性,氢氧化铯溶液还能与铝、锌等金属反应生成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sOH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CsOH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C. 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CsSO4 D. 能与锌和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不一定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5、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绘制出生成的CO2的质量与加入的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OA段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B. A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 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与原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D. C点的溶液的pH=7玻璃中含有SiO2,它是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SiO32-),所以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写出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实验室用15ml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 。(2)为判断氢氧化钠恰好被盐酸中和,在滴加稀盐酸前,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当恰好中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写出甲仪器的名称 .(2)若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要使U形管出现左高右低,则甲中的气体物质为 .(写化学式)(3)若胶头滴管中是水,要使U形管出现左低右高,后恢复相平的现象,则甲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写化学式)9、熟石灰是常见的碱,在生产中有很多用途.(1)由生石灰制取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熟石灰沙浆抹墙,墙面逐渐变得坚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写出在配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除上述用途外,再举出一个应用熟石灰的实例: .10、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探秘氢氧化钠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证明,这份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但不能确定是否完全变质。请你从下列药品中选择合适的试剂,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药品:蒸馏水、酚酞试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给你一份未知浓度的稀硫酸,要求通过定量实验,测定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即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请你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请你设计一个提纯该样品的实验方案,以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提纯样品应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见的碱试一试1.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2.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C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3.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AB段有沉淀生成 D.F点溶液的pH>74.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某同学想探究是Na+还是OH﹣的作用使酚酞试液变红,他设计的下列实验中,不能证明是OH﹣的作用而非N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D ) A. 向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再加入适量的氯化镁溶液,观察红色是否消失 B. 向NaCl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 向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观察红色是否消失 D. 向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再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观察红色是否消失5. 向一定量盐酸和CuCl2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 P点表示的溶液pH=7g B. MN段表示CuCl2与NaOH反应 C. 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 g D. 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要点精讲知识点一 碱1、碱性物质 (1)往往有滑腻感,涩味,一般用来洗油污的物质具有碱性;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 ,pH试纸 ; (3)碱是一种碱性物质;2、碱的含义: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 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碱发生电离的条件 溶于水 或 熔融状态 。3、可溶性碱的制取 (1)常见的可溶性碱有 NaOH、KOH、Ba(OH)2、Ca(OH)2 可溶性碱可由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制的; (2)反应式:CaO + H2O == Ca(OH)2 BaO + H2O== Ba(OH)2 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2KOH知识点二 碱的共性(NaOH和Ca(OH)2)物质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CO2+Ca(OH)2=CaCO3↓+H2OSO2+Ca(OH)2=CaSO3↓+H2O与酸发生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与某些盐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CuSO4=Cu(OH)2↓+CaSO43Ca(OH)2+2FeCl3=2Fe(OH)3↓+3CaCl2用途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建筑业,制三合土,抹墙,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注意(一):(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因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应密封保存。 (3)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注意(二):(1)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CuO +H2O 2Fe(OH)3 Fe2O3+3H2O (2)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e(OH)3↓ Mg(OH)2↓ BaCO3↓ CaCO3↓ (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沉淀 或有 气体 或有 水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知识点三 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CaO +H2O== 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 (1)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溶解时放热。 (2)风化: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潮解(物理变化),同时还会发生下列反应:2NaOH+CO2====Na2CO3+H2O(化学变化)。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这两个反应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都生成水。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Na2SO3化学名称:亚硫酸钠)2、氨水:常写作NH3·H2O,是一种弱碱,由氨气通入水得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3 + H2O == NH3·H2O;氨水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NH3·H2O == NH3↑+ H2O3、CO32-检验 (1)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不但会潮解,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反应式:CO2+2NaOH=Na2CO3+H2O。因此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是检验碳酸根离子。 (2)检验方法: a、滴加稀盐酸检验,有气体生成就证明已经变质。反应原理为:2HCl+Na2CO3=2NaCl+H2O+CO2↑b、配成溶液后,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就证明已变质。反应原理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同步练习1、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C ) A. 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 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2、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C ) A. X是O2,Y是Ca(OH)2溶液 B. X是CO,Y是Ca(OH)2溶液 C. X是SO2,Y是NaOH溶液 D. X是CO2,Y是硫酸溶液3、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 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 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 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4、氢氧化铯(Cs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被称为碱中之王.氢氧化铯不仅具有碱的通性,氢氧化铯溶液还能与铝、锌等金属反应生成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 CsOH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CsOH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C. 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CsSO4 D. 能与锌和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不一定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5、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绘制出生成的CO2的质量与加入的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 OA段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B. A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 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与原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D. C点的溶液的pH=7玻璃中含有SiO2,它是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SiO32-),所以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写出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SiO2+2NaOH===Na2SiO3+H2O7、在实验室用15ml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 。(2)为判断氢氧化钠恰好被盐酸中和,在滴加稀盐酸前,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当恰好中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1)量筒、玻璃棒(2)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写出甲仪器的名称 .(2)若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要使U形管出现左高右低,则甲中的气体物质为 .(写化学式)(3)若胶头滴管中是水,要使U形管出现左低右高,后恢复相平的现象,则甲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写化学式)答案:(1)锥形瓶 (2)CO2或SO2或HCl (3)CaO或NaOH 9、熟石灰是常见的碱,在生产中有很多用途.(1)由生石灰制取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熟石灰沙浆抹墙,墙面逐渐变得坚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写出在配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除上述用途外,再举出一个应用熟石灰的实例: .答案:(1) CaO+H2O=Ca(OH)2 ;(2) Ca(OH)2+CO2═CaCO3↓+H2O .(3) Ca(OH)2+CuSO4═Cu(OH)2↓+CaSO4 .(4) 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如:Ca(OH)2+H2SO4=CaSO4+2H2O .10、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探秘氢氧化钠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证明,这份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但不能确定是否完全变质。请你从下列药品中选择合适的试剂,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药品:蒸馏水、酚酞试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给你一份未知浓度的稀硫酸,要求通过定量实验,测定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即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请你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请你设计一个提纯该样品的实验方案,以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提纯样品应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向静置后的上述试管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红,则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如果溶液没有变红,则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Na2CO3+CaCl2===CaCO3↓+2NaCl(2)实验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称出空烧杯的质量;(2)称出烧杯和氢氧化钠样品的总质量;(3)用试管取足量的稀硫酸,称出烧杯和氢氧化钠样品和盛有稀硫酸试管的总质量;(4)将试管中的稀硫酸倒入盛有氢氧化钠样品的烧杯里,充分反应后称量其总质量,记录数据;(5)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含量。H2SO4+Na2CO3===Na2SO4+H2O+CO2↑(3)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实验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将烧碱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2)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3)然后将滤液蒸发至晶体析出。Ca(OH)2+Na2CO3===CaCO3↓+2NaO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