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变化试一试1.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2. 下列变化中,都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A.铁器生锈 水果腐烂 B.水的蒸发 水的电解 C.石蜡融化 石蜡燃烧 D.胆矾研碎 汽油挥发3. 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4. 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同类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的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体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5. 有些物质混合时会产生 ,如硝酸铅和碘化钾溶液混合;有些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 的变化,如秋天的黄叶;有些物质变化时伴有 产生,如电解水;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____会发生变化,如高温下钢成为“钢水”;而有些物质的变化仅仅是形状的变化,如铁丝绕成各种形状。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是 。要点精讲知识点一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产生 ,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2、化学变化:变化中 会产生新的物质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1)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2)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4、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CuSO4 = Na2SO4 +Cu(OH)2↓(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4·5H2O = CuSO4 + 5H2O(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4 + 5H2O = CuSO4·5H2O (6)根据现象,进行分析: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 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3,原因是 发生化学变化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 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硫酸铜晶体的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反应后 液体显紫红色 )――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6、应用(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同步练习1、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电灯通电发光 C.冰块熔化 D.湿衣服晾干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4、下列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佛山剪纸 B.潮州木雕C.信宜竹编 D.客家米酒5、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7、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需要加热固态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8.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 )9. 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柴劈成块 B.西瓜榨成汁 C.残雪化成水 D.高粱酿成酒10.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蜡烛燃烧 C.玻璃破碎 D.衣服晒干11.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葡萄酿酒 C.石蜡熔化 D.湿衣晾干12. 燃烧的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 ①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了,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____,因为 。物质的变化试一试1.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2. 下列变化中,都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D ) A.铁器生锈 水果腐烂 B.水的蒸发 水的电解 C.石蜡融化 石蜡燃烧 D.胆矾研碎 汽油挥发3. 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4. 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同类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D ) 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的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体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5. 有些物质混合时会产生 ,如硝酸铅和碘化钾溶液混合;有些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 的变化,如秋天的黄叶;有些物质变化时伴有 产生,如电解水;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____会发生变化,如高温下钢成为“钢水”;而有些物质的变化仅仅是形状的变化,如铁丝绕成各种形状。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是 。答案:产生 颜色 气体 状态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要点精讲知识点一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产生 ,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2、化学变化:变化中 会产生新的物质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1)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2)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4、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CuSO4 = Na2SO4 +Cu(OH)2↓(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4·5H2O = CuSO4 + 5H2O(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4 + 5H2O = CuSO4·5H2O (6)根据现象,进行分析: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 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3,原因是 发生化学变化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 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硫酸铜晶体的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反应后 液体显紫红色 )――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6、应用(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同步练习1、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A.钢铁生锈 B.电灯通电发光 C.冰块熔化 D.湿衣服晾干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C )4、下列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A.佛山剪纸 B.潮州木雕C.信宜竹编 D.客家米酒5、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C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7、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需要加热固态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C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8.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 C )9. 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木柴劈成块 B.西瓜榨成汁 C.残雪化成水 D.高粱酿成酒10.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B ) A.水结成冰 B.蜡烛燃烧 C.玻璃破碎 D.衣服晒干11.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酒精挥发 B.葡萄酿酒 C.石蜡熔化 D.湿衣晾干12. 燃烧的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 ①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了,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____,因为 。答案:(1)① 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水蒸气(3)③ ①② 二氧化碳和水均不能燃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