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辅导讲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1、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2、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2、体积的测量。概念: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思考:俯视时,会造成读数怎么样?读数偏大;仰视时,会造成读数怎么样?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1、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1)我国长江的长度约为6300______; (2)刘老师的身高为172______(3)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2.8______; (4)教师课桌的高度约为7.5______(5)家中饮水机用的一桶瓶装水的体积约为19______。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4、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1米 B.1厘米 C.1分米 D.1纳米5、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7毫米 B.0.7厘米 C.0.7分米 D.0.7米6、 某同学测出一本共有260页的书的厚度为1.30厘米,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毫米 D.0.1厘米7、要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最好选用以下哪种规格的量筒( )A.100毫升 B.50毫升 C.200毫升 D.10毫升8、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 A.细铁丝 B.量筒 C.刻度尺 D.水9、下图是某学生用一把“0”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请问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_,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厘米。10、如右图所示的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测量的液体是水,则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相平,右图中量筒测量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 温度的测量1.温度的概念及单位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用来对物体的冷热程度作精确、定量的描述;从微观上看,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有两种单位:(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1等分叫1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注意:摄氏温度不是温度的国际单位。(2)热力学温度的规定: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例如: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度)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上海晴天的昼夜温差约为“10℃”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最高气温在35度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2.常见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1)实验室温度计① 量程,最小分度值。② 温度计的使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a.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b.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2)体温计:① 量程,最小分度值② 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最小分度值为0.1℃。体温计中有一个弯曲的细管,可以使体温计取出读数。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甩一下,否则下次测量可能会有误差。③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而读数的原因:当水银变冷收缩,而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示数。④几种温度计对比表量程分度值适用场所说明实验用温度计-20~110℃1℃实验室测液温体温计35~42℃0.1℃医院、家庭测体温(每次使用前要向下甩)寒暑表-30~50℃1℃家庭测气温二.专题练习:题型一:温度、温度计的使用【例1】 图甲 4-4 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________℃ ,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_℃.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 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__(填“A ”、 “B ”或“C” )方向观察, 这是利用____________的原理.图4-4【例2】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但相邻两格之间的距离仍均匀。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把它插入沸水中(1个标准大气压),示数为95;若放在室内,当实际温度为32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小试牛刀: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 B.0℃ C.-40℃ D.略高于-40℃【例3】 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1) ;(2) 。小试牛刀: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4】 量程相同,分度值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A. 甲最长 B. 乙最长 C. 丙最长 D. 一样长1. 冬天,小明摸双杠的铁架觉得很冷,摸木杠觉得不太冷,他认为铁架的温度低,木杠的温度高。你认为小红的说法是 的(选填“对”或“错”)理由: 。2.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A.27℃ B.30℃ C.32℃ D.37℃3.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如图2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4. 小东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2℃,82℃时的示数是102℃.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 (1)请以t表示任意温度时的示数,以T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t表示T的公式. (2)这支温度计在示数为2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5.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6. 小明、小华和小红三位同学有一次用同一支体温计先后测量各自的体温,他们三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8℃、37℃、36.8℃,由于他们在更换测量时,没有甩,导致测得结果 为两人37℃,一人37.8℃,根据这些数据可判断他们测量时先后的顺序是( )A. 小明、小华、小红 B. 小红、小华、小明C. 小华、小明、小红 D. 小华、小红、小明课后作业1、温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表示,并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在0到100之间分成__________,每一等份就表示__________。3、如右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至________,最小刻度为_________。下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5、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图下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6、下面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应为( )①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③取出温度计;④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②①⑤③⑥ D.②①③⑥⑤④7、把一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可能是( )A.5℃ B.35℃ C.55℃ D.75℃8、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采用的温度计是( )A.水银温度计 B.光测温度计 C.电子温度计 D.辐射温度计9、比较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 )A.量程 B.最小刻度 C.构造 D.原理10、右图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若气温降低时( )A.液体收缩,液面上升 B.液体收缩,液面下降C.气体收缩,液面上升 D气体收缩,液面下降11、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6℃,用酒精消毒后再依次直接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正常,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A.37℃、38.4℃ B.37℃、37.6℃ C.37.6℃、38.4℃ D.37.6℃、37.6℃12、利用星期天进行一次温度的测量,让温度计放在室外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从上午7︰00开始,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直到18︰00为止,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并在图中画出曲线时间温度时间温度7︰0013︰008︰0014︰009︰0015︰0010︰0016︰0011︰0017︰0012︰0018︰0011、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4厘米,2.2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该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 )A.2.12厘米 B.2.13厘米 C.2.14厘米 D.2.16厘米12、如上图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8圈,所测得的总长度为_______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_毫米。13、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出1元硬币的周长: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有一次,他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要求他的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可是,半天过去了,他的助手还是没能完成任务。于是,他亲自跑到助手的实验室,发现他的助手忙着研究灯泡的形状,进行着各种复杂的计算,桌上一张图纸:将灯泡分割成了各种形状,记录着各种已经测量过的数据。“我就快完成任务了”,助手自豪地对爱迪生说,“只要测量完这一组最后的数据!”爱迪生微笑的看着助手:“你努力呀!可是,你能有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吗?我想很快就知道它的体积!”同学们,你能有比较方便简单的方法吗? 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法。15、《科学》教科书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厘米。测量距离的方法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你还能举出一种其他的方法吗? 。16、有一颗参天大树,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颗大树的周长可能是( )A.10厘米 B.42分米 C.36000毫米 D.0.45米17、小明去校医务室测量身高,医生给他写了个数据:身高1.59,但没有写单位。这个数据后面的单位是( )A.厘米 B.分米 C. 毫米 D.米1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塔尖高度接近( )A.4.1千米 B.0.41千米 C.4100厘米 D.4100000毫米19、(2008中考·湖北恩施)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自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开始,为了增加乒乓球的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即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 )A.2厘米 B.2毫米 C.2微米 D.2分米教师辅导讲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1、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2、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2、体积的测量。概念: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思考:俯视时,会造成读数怎么样?读数偏大;仰视时,会造成读数怎么样?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1、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1)我国长江的长度约为6300______; (2)刘老师的身高为172______(3)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2.8______; (4)教师课桌的高度约为7.5______(5)家中饮水机用的一桶瓶装水的体积约为19______。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4、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1米 B.1厘米 C.1分米 D.1纳米5、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7毫米 B.0.7厘米 C.0.7分米 D.0.7米6、 某同学测出一本共有260页的书的厚度为1.30厘米,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毫米 D.0.1厘米7、要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最好选用以下哪种规格的量筒( )A.100毫升 B.50毫升 C.200毫升 D.10毫升8、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 A.细铁丝 B.量筒 C.刻度尺 D.水9、下图是某学生用一把“0”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请问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_,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厘米。10、如右图所示的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测量的液体是水,则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相平,右图中量筒测量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 答案:1、千米,厘米,米,分米,升 2、D 3、D 4、B 5、C 6、C 7、A 8、C 9、1毫米,1.70厘米。 10、1毫升,凹形液面最低处,26毫升。 温度的测量1.温度的概念及单位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用来对物体的冷热程度作精确、定量的描述;从微观上看,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有两种单位:(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1等分叫1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注意:摄氏温度不是温度的国际单位。(2)热力学温度的规定: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例如: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度)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上海晴天的昼夜温差约为“10℃”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最高气温在35度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2.常见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1)实验室温度计① 量程,最小分度值。② 温度计的使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a.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b.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2)体温计:① 量程,最小分度值② 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最小分度值为0.1℃。体温计中有一个弯曲的细管,可以使体温计取出读数。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甩一下,否则下次测量可能会有误差。③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而读数的原因:当水银变冷收缩,而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示数。④几种温度计对比表量程分度值适用场所说明实验用温度计-20~110℃1℃实验室测液温体温计35~42℃0.1℃医院、家庭测体温(每次使用前要向下甩)寒暑表-30~50℃1℃家庭测气温二.专题练习:题型一:温度、温度计的使用【例1】 图甲 4-4 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________℃ ,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_℃.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 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__(填“A ”、 “B ”或“C” )方向观察, 这是利用____________的原理.图4-4【答案】35 ℃~42 0.1 A 放大镜【解析】体温计的刻度部分做成三棱柱体,正面呈圆弧形,其作用相当于放大镜,能将里面的水银柱放大,使观察者看得更清楚些.【例2】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但相邻两格之间的距离仍均匀。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把它插入沸水中(1个标准大气压),示数为95;若放在室内,当实际温度为32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答案】30【解析】解:该温度计1格表示的温度值是100÷90℃ 实际的室温为(32-5)×100÷90℃=30℃故答案为30.小试牛刀: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 B.0℃ C.-40℃ D.略高于-40℃【答案】B【解析】A、由于水的反膨胀原因,只有在静止的水的深层,水的温度为4℃,所以不符合题意B、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和水混合故其温度为0℃,符合题意C、-40℃是冰基本的温度,不可能是交界处的温度,因为达到这一温度时,水早已结冰,不符合题意D、略高于-40℃时,水早就结冰了,不可能存在为液态,不符合题意故选B.【例3】 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1) ;(2) 。【答案】(1)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部; (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小试牛刀: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例4】 量程相同,分度值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A. 甲最长 B. 乙最长 C. 丙最长 D. 一样长【解析】甲和乙的粗细相同,而甲的玻璃泡容积稍大些,同样的温度变化,甲中的液体热胀冷缩时变化的体积会大些,故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甲的距离大于已。乙和丙玻璃泡大小相同,故温度变化时,两温度计中液体变化的体积一样,但丙的内径粗,所以变化的长度短,故丙的相邻刻度间的距离小于乙。【答案】甲。1. 冬天,小明摸双杠的铁架觉得很冷,摸木杠觉得不太冷,他认为铁架的温度低,木杠的温度高。你认为小红的说法是 的(选填“对”或“错”)理由: 。【答案】错的;铁架和木杠同时在空气中,温度应该相同,他觉得铁架冷,是因为铁架的导热本领比木杠快。2.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A.27℃ B.30℃ C.32℃ D.37℃【答案】温度计上5℃-95℃的范围,共有90个刻度,表示实际温度0-100℃的范围。故每个刻度代表:90/100摄氏度。而5℃-32℃共有27个刻度,故实际温度为90/100×27=30℃。此题还可以用列比例式的方法进行解答。答案:B。3.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如图2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答案】分度值 D -22℃ 38℃ 【解析】在A 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的底部,B图中接触了容器壁,C图温度计没有与容器待测液体接触,D图的使用规范,因而是正确的。图2中,甲的温度是0℃以下的温度,乙是0℃以上的温度因而甲应该记作-22℃,乙记作38℃。4. 小东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2℃,82℃时的示数是102℃.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 (1)请以t表示任意温度时的示数,以T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t表示T的公式. (2)这支温度计在示数为2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答案】(1)T=0.8t+0.4 (2)21.20C (3)20C【解析】用数学比例关系导出实际温度和所标温度的关系,进而用公式解决问题。5.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答案】B6. 小明、小华和小红三位同学有一次用同一支体温计先后测量各自的体温,他们三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8℃、37℃、36.8℃,由于他们在更换测量时,没有甩,导致测得结果 为两人37℃,一人37.8℃,根据这些数据可判断他们测量时先后的顺序是( )A. 小明、小华、小红 B. 小红、小华、小明C. 小华、小明、小红 D. 小华、小红、小明【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体温计特征的习题,体温计由于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管,所以体温计的玻璃泡中的水银只能膨胀上升,而细管上方的水银不能自由回落到玻璃泡中,根据这一特征和题中的小红的实际体温为36.8℃而被测出了37℃的条件,可以说明小红是在小华之后测量的,而小明的体温最高,所以不可能在他俩之前课后作业1、温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表示,并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在0到100之间分成__________,每一等份就表示__________。3、如右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至________,最小刻度为_________。下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5、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图下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6、下面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应为( )①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③取出温度计;④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②①⑤③⑥ D.②①③⑥⑤④7、把一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可能是( )A.5℃ B.35℃ C.55℃ D.75℃8、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采用的温度计是( )A.水银温度计 B.光测温度计 C.电子温度计 D.辐射温度计9、比较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 )A.量程 B.最小刻度 C.构造 D.原理10、右图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若气温降低时( )A.液体收缩,液面上升 B.液体收缩,液面下降C.气体收缩,液面上升 D气体收缩,液面下降11、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6℃,用酒精消毒后再依次直接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正常,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A.37℃、38.4℃ B.37℃、37.6℃ C.37.6℃、38.4℃ D.37.6℃、37.6℃12、利用星期天进行一次温度的测量,让温度计放在室外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从上午7︰00开始,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直到18︰00为止,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并在图中画出曲线时间温度时间温度7︰0013︰008︰0014︰009︰0015︰0010︰0016︰0011︰0017︰0012︰0018︰00答案:1、物体的冷热程度,热胀冷缩。1、摄氏度,℃,冰水混合物,沸水,100等份,1摄氏度。3、37℃,-21℃,零下21摄氏度。4、35℃,42℃,0.1℃,37.6℃。5、C 6、B 7、B 8、C 9、D 10、C 11、C 12、略1、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1)我国长江的长度约为6300______; (2)刘老师的身高为172______(3)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2.8______; (4)教师课桌的高度约为7.5______(5)家中饮水机用的一桶瓶装水的体积约为19______。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4、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1米 B.1厘米 C.1分米 D.1纳米5、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7毫米 B.0.7厘米 C.0.7分米 D.0.7米6、 某同学测出一本共有260页的书的厚度为1.30厘米,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毫米 D.0.1厘米7、要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最好选用以下哪种规格的量筒( )A.100毫升 B.50毫升 C.200毫升 D.10毫升8、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 A.细铁丝 B.量筒 C.刻度尺 D.水9、下图是某学生用一把“0”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请问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_,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厘米。10、如右图所示的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测量的液体是水,则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相平,右图中量筒测量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 答案:1、千米,厘米,米,分米,升 2、D 3、D 4、B 5、C 6、C 7、A 8、C 9、1毫米,1.70厘米。 10、1毫升,凹形液面最低处,26毫升。 温度的测量1.温度的概念及单位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用来对物体的冷热程度作精确、定量的描述;从微观上看,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有两种单位:(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1等分叫1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注意:摄氏温度不是温度的国际单位。(2)热力学温度的规定: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例如: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度)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上海晴天的昼夜温差约为“10℃”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最高气温在35度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2.常见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1)实验室温度计① 量程,最小分度值。② 温度计的使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a.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b.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2)体温计:① 量程,最小分度值② 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最小分度值为0.1℃。体温计中有一个弯曲的细管,可以使体温计取出读数。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甩一下,否则下次测量可能会有误差。③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而读数的原因:当水银变冷收缩,而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示数。④几种温度计对比表量程分度值适用场所说明实验用温度计-20~110℃1℃实验室测液温体温计35~42℃0.1℃医院、家庭测体温(每次使用前要向下甩)寒暑表-30~50℃1℃家庭测气温二.专题练习:题型一:温度、温度计的使用【例1】 图甲 4-4 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________℃ ,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_℃.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 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__(填“A ”、 “B ”或“C” )方向观察, 这是利用____________的原理.图4-4【答案】35 ℃~42 0.1 A 放大镜【解析】体温计的刻度部分做成三棱柱体,正面呈圆弧形,其作用相当于放大镜,能将里面的水银柱放大,使观察者看得更清楚些.【例2】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但相邻两格之间的距离仍均匀。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把它插入沸水中(1个标准大气压),示数为95;若放在室内,当实际温度为32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答案】30【解析】解:该温度计1格表示的温度值是100÷90℃ 实际的室温为(32-5)×100÷90℃=30℃故答案为30.小试牛刀: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 B.0℃ C.-40℃ D.略高于-40℃【答案】B【解析】A、由于水的反膨胀原因,只有在静止的水的深层,水的温度为4℃,所以不符合题意B、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和水混合故其温度为0℃,符合题意C、-40℃是冰基本的温度,不可能是交界处的温度,因为达到这一温度时,水早已结冰,不符合题意D、略高于-40℃时,水早就结冰了,不可能存在为液态,不符合题意故选B.【例3】 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1) ;(2) 。【答案】(1)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部; (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小试牛刀: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例4】 量程相同,分度值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A. 甲最长 B. 乙最长 C. 丙最长 D. 一样长【解析】甲和乙的粗细相同,而甲的玻璃泡容积稍大些,同样的温度变化,甲中的液体热胀冷缩时变化的体积会大些,故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甲的距离大于已。乙和丙玻璃泡大小相同,故温度变化时,两温度计中液体变化的体积一样,但丙的内径粗,所以变化的长度短,故丙的相邻刻度间的距离小于乙。【答案】甲。1. 冬天,小明摸双杠的铁架觉得很冷,摸木杠觉得不太冷,他认为铁架的温度低,木杠的温度高。你认为小红的说法是 的(选填“对”或“错”)理由: 。【答案】错的;铁架和木杠同时在空气中,温度应该相同,他觉得铁架冷,是因为铁架的导热本领比木杠快。2.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A.27℃ B.30℃ C.32℃ D.37℃【答案】温度计上5℃-95℃的范围,共有90个刻度,表示实际温度0-100℃的范围。故每个刻度代表:90/100摄氏度。而5℃-32℃共有27个刻度,故实际温度为90/100×27=30℃。此题还可以用列比例式的方法进行解答。答案:B。3.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如图2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答案】分度值 D -22℃ 38℃ 【解析】在A 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的底部,B图中接触了容器壁,C图温度计没有与容器待测液体接触,D图的使用规范,因而是正确的。图2中,甲的温度是0℃以下的温度,乙是0℃以上的温度因而甲应该记作-22℃,乙记作38℃。4. 小东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2℃,82℃时的示数是102℃.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 (1)请以t表示任意温度时的示数,以T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t表示T的公式. (2)这支温度计在示数为2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答案】(1)T=0.8t+0.4 (2)21.20C (3)20C【解析】用数学比例关系导出实际温度和所标温度的关系,进而用公式解决问题。5.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答案】B6. 小明、小华和小红三位同学有一次用同一支体温计先后测量各自的体温,他们三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8℃、37℃、36.8℃,由于他们在更换测量时,没有甩,导致测得结果 为两人37℃,一人37.8℃,根据这些数据可判断他们测量时先后的顺序是( )A. 小明、小华、小红 B. 小红、小华、小明C. 小华、小明、小红 D. 小华、小红、小明【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体温计特征的习题,体温计由于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管,所以体温计的玻璃泡中的水银只能膨胀上升,而细管上方的水银不能自由回落到玻璃泡中,根据这一特征和题中的小红的实际体温为36.8℃而被测出了37℃的条件,可以说明小红是在小华之后测量的,而小明的体温最高,所以不可能在他俩之前课后作业1、温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表示,并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在0到100之间分成__________,每一等份就表示__________。3、如右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至________,最小刻度为_________。下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5、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图下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6、下面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应为( )①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③取出温度计;④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②①⑤③⑥ D.②①③⑥⑤④7、把一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可能是( )A.5℃ B.35℃ C.55℃ D.75℃8、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采用的温度计是( )A.水银温度计 B.光测温度计 C.电子温度计 D.辐射温度计9、比较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 )A.量程 B.最小刻度 C.构造 D.原理10、右图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若气温降低时( )A.液体收缩,液面上升 B.液体收缩,液面下降C.气体收缩,液面上升 D气体收缩,液面下降11、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6℃,用酒精消毒后再依次直接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正常,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A.37℃、38.4℃ B.37℃、37.6℃ C.37.6℃、38.4℃ D.37.6℃、37.6℃12、利用星期天进行一次温度的测量,让温度计放在室外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从上午7︰00开始,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直到18︰00为止,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并在图中画出曲线时间温度时间温度7︰0013︰008︰0014︰009︰0015︰0010︰0016︰0011︰0017︰0012︰0018︰00答案:1、物体的冷热程度,热胀冷缩。1、摄氏度,℃,冰水混合物,沸水,100等份,1摄氏度。3、37℃,-21℃,零下21摄氏度。4、35℃,42℃,0.1℃,37.6℃。5、C 6、B 7、B 8、C 9、D 10、C 11、C 12、略11、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4厘米,2.2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该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 )A.2.12厘米 B.2.13厘米 C.2.14厘米 D.2.16厘米12、如上图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8圈,所测得的总长度为_______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_毫米。13、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出1元硬币的周长: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有一次,他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要求他的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可是,半天过去了,他的助手还是没能完成任务。于是,他亲自跑到助手的实验室,发现他的助手忙着研究灯泡的形状,进行着各种复杂的计算,桌上一张图纸:将灯泡分割成了各种形状,记录着各种已经测量过的数据。“我就快完成任务了”,助手自豪地对爱迪生说,“只要测量完这一组最后的数据!”爱迪生微笑的看着助手:“你努力呀!可是,你能有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吗?我想很快就知道它的体积!”同学们,你能有比较方便简单的方法吗? 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法。15、《科学》教科书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厘米。测量距离的方法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你还能举出一种其他的方法吗? 。16、有一颗参天大树,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颗大树的周长可能是( )A.10厘米 B.42分米 C.36000毫米 D.0.45米17、小明去校医务室测量身高,医生给他写了个数据:身高1.59,但没有写单位。这个数据后面的单位是( )A.厘米 B.分米 C. 毫米 D.米1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塔尖高度接近( )A.4.1千米 B.0.41千米 C.4100厘米 D.4100000毫米19、(2008中考·湖北恩施)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自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开始,为了增加乒乓球的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即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 )A.2厘米 B.2毫米 C.2微米 D.2分米答案: 11、B 12、1.80,1。13、方法一:用线沿硬币绕一周,再测线的长度;方法二:在硬币上作个记号,再让硬币再刻度尺上滚一圈;方法三:把硬币平放在白纸上,用笔画个圆,测出直径,求出周长。14、方法一:在灯泡中装满水后,将这些水注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灯泡的体积。方法二:将灯泡密封,完整地浸入水中,水上升的体积即为灯泡的体积。15、0.01 激光测距(或声呐测距、无线电测距等)16、B 17、D 18、B 19、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科学测量——学生版.doc 科学测量——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