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考纲解读之四---当代国际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考纲解读之四---当代国际社会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三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考纲解读之四---当代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
1.主权国家
(1)地位: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高考例题
1.[2009广东A卷政治16]2008年11月胡锦涛在访问古巴时强调,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古巴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的正义战争。这体现了
A.主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B.主权完整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维护主权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高考例题
.[2009江苏政治16]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4)主权国家应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也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2)政府间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
3.联合国
⑴性质: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⑵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⑶原则:
⑷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考例题
(08四川卷)39.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5)联系材料五,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8分)  
国家利益是每一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国家既重视自己的国家利益,又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共同点。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关系到下一代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利益。在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发展问题上,经过联合国的努力。不仅达成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共识,而且形成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的原因之一。
⑸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①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作用:
11.[2009安徽文综6]2008年6月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2008年12月,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马里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这表明
①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③各国的根本利益因共同打击海盗而趋于一致
④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承担了应尽的责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⑴国际关系含义:
⑵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⑶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家利益的含义
②维护国家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高考例题
[2009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政治部分9]继中日两国领导人“破冰”、“融冰”、“迎春”之旅后,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暖春”之旅,两国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这反映了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是
A.国家力量 B.国家利益 C.睦邻关系 D.共同利益
⑷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⑴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⑵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原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依据,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⑶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增强国家的实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同时也要尊重别国合理的国家利益等。
⑷维护我国利益与尊重他国合理的国家利益的关系: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同利益。
高考例题
1.[2009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政治部分9]继中日两国领导人“破冰”、“融冰”、“迎春”之旅后,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暖春”之旅,两国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这反映了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是
A.国家力量 B.国家利益 C.睦邻关系 D.共同利益
2.在经历了近5年的政治冷淡后,中日两国领导通过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从“迎春之旅”到“暖春之旅”的访问,融化了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坚冰,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中日关系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C  
①各自的国家制度决定的 ②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两国的外交政策决定的 ④两国面临的国际格局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时代的主题
⑴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的含义
②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不安宁因素:
⑵发展问题。
①发展问题的含义: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高考例题
35.[2009江苏政治17]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努力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全面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大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C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中心
②世界多样化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⑵当代国际竞争及其实质。
(3)壮大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
高考例题
[2009四川文综29]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期、印度、中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统计显示,四国目前所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至21.4%.有组织预计,2009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南北发展不平衡仍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C.发展经济史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D.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逐步向多级化演进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四.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2.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内容
⑵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高考例题
1.中华民族崇尚亲杜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是:( )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2(2007年全国2卷39题)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回答: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6分)  
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4分)。在中美关系中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6分)。(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如考生只是简单答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条基本内容,可以酌情给分。)  
3.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4.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⑴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概括起来讲,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条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2)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决定了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体现了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决定的。
③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需要)
④是国际竞争的实质决定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决定了本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正在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⑤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⑥符合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需要
(3).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①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不是通过掠夺、攫取别国财富来实现。
②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④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