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预防犯罪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预防犯罪
打架违法吗?

打架属于何种违法行为?
请你判案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殴打他人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伤害罪
刑事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VS
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式(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
刑罚

主刑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独立使用
可独立使用
或附加使用

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犯罪的
三个特征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or
某地公安局想在当地宣传打架的危害,要制作一份以“帮你计算打架成本”为题的宣传单。



打架的成本= + + +……



网友评论:在中国,打架的“成本”太低了……

请你根据所学及生活经验完成这个公式。



打架直接成本=拘留+罚款+诉讼费+律师费+医药费+误工费;
打架风险成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打架附加成本=心情沮丧低落+名誉形象受损+家人朋友担心+工作、学习、生活可能蒙受的更大损失……

打架的成本
不要过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俄)克雷洛夫
违法犯罪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都有危害。
一份数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
抓紧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即使违法犯罪,法律也不处罚!
第十二条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十七条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德国:采取3种方式处罚未成年违法犯罪——强制教育、纪律措施、青少年监禁(非常注重对其感化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的培训,以便出来之后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俄罗斯:未成年人只适用联邦法典中6种较轻的刑罚方法,力求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最小化。
澳大利亚: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处罚往往从宽处理。警方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不能保留到其成年之后,以便其以无罪记录的身份进入社会。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罚规定不合理,应该加重处罚。
你如何理解各国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从轻、减轻处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务;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知识补充:
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知识补充:
“妈,从我第一次旷课、打架、离家出走,到真的第一次被公安处理,我一次次让您伤心;感谢您一直没有放弃我,您连连跟被打人的家属和民警鞠躬道歉的那一刻,我真的知道错了。从今天开始我就成年了,是一名成年人了,18年的养育之恩我不敢忘,我会好好改造自己的。妈,我爱你。”
北京某教育矫治所内的一场成人礼
对比p56;说说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知法守法。
从小事做起,避免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认清违法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预防犯罪,未成年人如何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