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意识的作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意识的作用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君山区一中二年级政治科教学案10
日期:2009年12月 日 星期 设计:钟文锋 审核:陈爱平
课题: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作用)
教学重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方法与措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检测
一.预习提问:1. P38(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2. 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3.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自主与合作探究:1.基础知识(A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1世纪教育网(1)意识活动具有_____和_____,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之前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_____、_____,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_____和_____。它不仅能够“复制” _______,而且能够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3)意识活动的_____和_____,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__________。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________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_________的东西,创造出________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______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_______,又对生理过程有着_______。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__________,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__________________,以此作为我们活动的依据。(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______________。它要求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把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结合起来,把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既要反对_____________,又要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问题探究(B级)辨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心想事成”是办不到的。[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根据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来分析“心想”到底能不能“事成”。[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心想事成”能否办到要做具体分析。如果否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片面扩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只要心里想到的事就一定能办成,这就是唯心主义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在肯定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的前提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正确的意识就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想事成”办得到。w.w.w3.拓展延伸(C级)为了提升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人过度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化的倾向,必须予以警惕。结合材料说明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重点在于“如何”坚持,因此要结合教材理论和材料,从多方面来考虑各种可行的措施。[答案]:(1)要立足国情,推动国内文化发展,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要放眼世界,切实重视文化在提升综合国力中的作用。(3)使主观符合客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趋利避害。警惕一些人过度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化的倾向。三.重点解释、难点突破: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如:医生看病下药,不能随心所欲,他必须了解病人的状况、病情的发展等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老师上课要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学习基础、心理需求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内曾出现过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其出现原因是基本上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不了解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不懂得中国革命的规律,也没有真正了解世界局势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的政策同样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前提的。诸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状况制定的,退耕还林等等都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②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人有主观能动性,不是消极地适应客观世界,这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有的人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盲目蛮干,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种唯意志主义的做法曾经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当前,我们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努力克服唯意志主义的消极影响,真正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生活中也有的人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地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支配作用。他们以为人既不能认识客观环境,更不能改造客观客观环境,只能听凭客观命运的安排。《红楼梦》中有一首《飞鸟各投林》的曲子写道。“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这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观点,人们通常称称之为“宿命论”。宿命论否定了人的主观努力,是懒汉懦夫的世界观。[知识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区别:(1)依据的原理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的要求;实事求是是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的要求。(2)侧重点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则要求研究和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四.知识体系构建五.知识反馈:判断题:1.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 )2.任何时候都会有尚未认识的事物,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 )3.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意味着意识的作用是无所不的。………………… ( )4.人类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物。……………………… ( )5.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意识同客观存在原型是应当一致的( )6.“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指“精神”和“物质”可以直接转化。………… ( )7.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功。………………………………… … ( )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律。…………………………………… … ( )9.哲学家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0.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提“新口号”,出“新主意”,因其脱离实际,且过多过滥,结果必然是“落实难”。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 )A.从实际出发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C.必须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 D.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11.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 《雪中芭蕉图》是否与自然界中实际情景完全一致?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优秀团队 课堂之星
结果
六.学教反思
1-8 ××××××××
9-10 C A
1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机械地加以反映。意识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严冬大雪,天气寒冷,草木凋零,而生于热带的芭蕉却伫立雪中,寓意深刻。王维以画抒情,纵是在无边的雪地里,也有动人的翠绿之姿,能经历霜雪而不枯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君山区一中二年级政治科教学案10
日期:2009年12月 日 星期 设计:钟文锋 审核:陈爱平
课题: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作用)
教学重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方法与措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检测
一.预习提问:1. P38(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2. 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3.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自主与合作探究:1.基础知识(A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1世纪教育网(1)意识活动具有_____和_____,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之前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_____、_____,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_____和_____。它不仅能够“复制” _______,而且能够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3)意识活动的_____和_____,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__________。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________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_________的东西,创造出________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______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_______,又对生理过程有着_______。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__________,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__________________,以此作为我们活动的依据。(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______________。它要求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把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结合起来,把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既要反对_____________,又要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问题探究(B级)辨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心想事成”是办不到的。w3.拓展延伸(C级)为了提升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人过度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化的倾向,必须予以警惕。结合材料说明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三.重点解释、难点突破: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如:医生看病下药,不能随心所欲,他必须了解病人的状况、病情的发展等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老师上课要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学习基础、心理需求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内曾出现过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其出现原因是基本上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不了解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不懂得中国革命的规律,也没有真正了解世界局势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的政策同样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前提的。诸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状况制定的,退耕还林等等都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②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人有主观能动性,不是消极地适应客观世界,这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有的人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盲目蛮干,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种唯意志主义的做法曾经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当前,我们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努力克服唯意志主义的消极影响,真正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生活中也有的人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地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支配作用。他们以为人既不能认识客观环境,更不能改造客观客观环境,只能听凭客观命运的安排。《红楼梦》中有一首《飞鸟各投林》的曲子写道。“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这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观点,人们通常称称之为“宿命论”。宿命论否定了人的主观努力,是懒汉懦夫的世界观。[知识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区别:(1)依据的原理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的要求;实事求是是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的要求。(2)侧重点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则要求研究和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四.知识体系构建五.知识反馈:1.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 )2.任何时候都会有尚未认识的事物,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 )3.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意味着意识的作用是无所不的。………………… ( )4.人类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物。……………………… ( )5.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意识同客观存在原型是应当一致的( )6.“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指“精神”和“物质”可以直接转化。………… ( )7.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功。………………………………… … ( )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律。…………………………………… … ( )9.哲学家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0.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提“新口号”,出“新主意”,因其脱离实际,且过多过滥,结果必然是“落实难”。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 )A.从实际出发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C.必须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 D.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11.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 《雪中芭蕉图》是否与自然界中实际情景完全一致?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优秀团队 课堂之星
结果
六.学教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