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思 想 政 治》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
对2009年稿的修订说明
根据我省今年规范办学的形势和要求,考虑到中学实际教学课时减少的情况,并权衡了某些考点对学生的学习价值,我们对09年考试说明的条目做了一些精简和修订,对能级做了适当调整:《经济生活》修订了19条、《政治生活》修订了20条、《哲学与生活》修订了18条(含删减、合并、修改表述、新增等),例题替换了9道。
修订后的《思想政治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发排稿另发。
下面表格是按3个考试模块标出的修订情况与修订理由。
请领导审阅。
杜文艳 2009年9月18日
1.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
一、生活与消费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A
货币的概念、本质 A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B
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A
信用卡的含义和功能 A 信用卡的功能 A 减少教学内容
外汇和汇率 A 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A 要求更加明确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C
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B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B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B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C B 修订后的教材降低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B
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A
消费的类型 A
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B 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 B 要求更加明确
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A 删除 减少教学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C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B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A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B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B
企业的含义 A
公司的含义 A 删除 掌握该概念无实际意义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A
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 A 就业的作用 A 背“劳动的意义”无实际意义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C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A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C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C 要求更加明确
储蓄存款的种类 A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B
股票的特点 A 删除 与考点“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要求重复
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 A 删除 与考点“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要求重复
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 A 删除 与考点“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要求重复
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C
三、收入与分配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要求 A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A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B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B
我国财政的作用 B
财政收入的来源 A
财政支出的种类 A 删除 减少教学内容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A
税收的含义 A
税收的基本特征 B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 B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B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B 无需掌握“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
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A 删除 这部分内容无需记忆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B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B 将一点拆为两点,更加突出科学发展观内容,要求也更加明确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C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A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A 删除 识记了对学生生活无意义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 删除 无实质性内容
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B 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 更加突出“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国家的本质 A 国家的根本属性 表述更准确
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B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B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A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B
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C
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 A
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A 删除 减少教学内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B A 降低教学要求
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 A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A 明确教学要求
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A 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表述简洁与教材同
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C 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C 1、减少教学内容;2、使语言表述更合理。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B
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B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B 使表述简洁和规范化
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 A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A
依靠民主和法制,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B 删除 1、在第一单元已经包含了民主监督的内容;2、减少教学内容。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A
人大代表的职权 A
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 A 减少教学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B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减少教学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B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A 1、减少教学内容;2、降低教学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A 删除 该内容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已熟练掌握
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A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A 表述更加严谨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A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B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B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 B 与教材表述保持一致
C 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 依据教育部规定和形势需要而增加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A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B 删除 减少教学内容
四、当代国际社会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基本权利和义务 A
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B 联合国的作用 A 1、减少教学内容;2、降低教学要求
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A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 删除 减少教学内容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A 删除 减少教学内容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A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1、使表述更加简洁;2、教材本身阐述就比较简单。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B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使表述更加简洁
3.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 表述更加规范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A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删除) A 哲学的基本问题 A 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即可,无需深入知道其具体内容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B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删除) A 删除 说法欠科学,死记硬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删除) A 删除 哲学史内容,死记硬背,离学生生活较远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删除) 删除 与下一考点内容有重复之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及作用 B 合并后更简洁
意识的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践的基本含义、特点 实践的基本含义、特点 A 合并后更简洁
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的含义 A 与下一考点内容有重复之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A
联系的含义 B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 B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C
发展的普遍性(删除) A 删除 作为考点意义不大
发展的实质 B
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
量变、质变的含义(删除) A 删除 突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指导意义”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C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A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A 简洁明了便于操作
矛盾的含义 B
矛盾的普遍性 A
矛盾的特殊性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B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B 删除 突出“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运用,能级高的下调可以包含此条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
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B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C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调整的内容 调整的要求 调整的理由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B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删除) A 删除 1、此处知识点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有一定的重复,死记硬背的内容较多。2、减少教学内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删除) B 删除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删除) A 删除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删除) A 删除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删除) A 删除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删除) B 删除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删除) C 删除
人的价值及其评价 B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B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