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经济生活 第1讲 生活与消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一 经济生活 第1讲 生活与消费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l
经济生活
第l讲 生活与消费
考纲展示
一、货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
3.金属货币与纸币
4.货币与财富
5.结算与信用工具
6.外汇和汇率
二、价格
1.价值与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4.供给与需求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6.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产、需求量的影响
三、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结构
3.消费类型
4.消费心理
5.消费行为
备考策略
2009年各地高考都对本专题知识点进行了考查,题型涉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从新课标地区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重点考查了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备考2010年高考,从知识方面看,要重点加强对外汇和汇率、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及其结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的理解。从能力上看,要注重培养获取有效信息、并能灵活运用本专题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题的复习要从
两方面准备:一是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二是联系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重视知识的运用。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说明做理智的消费者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要点整合21世纪教育网
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
名称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及实质不同 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是通货膨胀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表现不同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纸币升值,物价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萎缩
原因不同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需求膨胀等原因。 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也会诱发通货紧缩的产生。
危害不同 纸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如果居民的实际收人没有增长,生活水平会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直接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是,长期的物价大范围、总水平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不同 主要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
联系 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两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二、商品的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明确三个区别21世纪教育网
(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
(2)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的区别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率的区别
2.要具体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问、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含在某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越多,其价值量也就愈大;反之,则愈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愈短,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小;反之,则愈大。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1世纪教育网
(2)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意味着个别劳动时间的变化,它不能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直接关系。
(3)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在单位时问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也就愈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愈小。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一时问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愈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就愈多;又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并不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所以.一个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的。
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单位价值量 正比 无关 反比 无关
商品使用价值量 反比 反比 正比 正比
商品价值总量 无关 反比 无关 正比
三、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1)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在各国经济日益开放的情况下,汇率成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它对一国的进出口贸易、资本的国际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2)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般说来,本币贬值,外汇汇率升高,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从出口方面看,外汇汇率率升高,意味着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降低,因此价格竞争力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从进口方面看,当外汇汇率升高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上涨,进口成本加大,进口受到抑制。
(3)汇率变动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当外汇汇率升高,本币大幅贬值时,人们为了避免本币进一步贬值所造成的损失,就会将本币换成外币资产或把资金投向国外,导致资本外流,有利于外国资本的引进。与此相反,当外汇汇率降低,本币升值时,则刺激进口,限制出口,不利于外资的流入。
复习时应从基础抓起,不要忽视了汇率的计算及分析。从近几年高考命题趋向来看,这个知识点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21世纪教育网
四、如何看待商品价格的变动
1.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1)商品价值变化是引起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3)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和国家政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变动,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这是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间接因素。
(4)货币本身的价值影响商品价格。一般来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
(5)纸币的发行量影响商品价格。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纸币贬值,诱发物价上涨。21世纪教育网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不同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影响较小,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影响较大。
②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一方涨价.另一方需求量上升。互补关系的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一方涨价,另一方需求量往往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当商品价格上涨时,生产经营暂获利增加,就会扩大生产;当商品价格下跌时,生产经营者获利减少甚至亏本,就会缩小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生产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3.如何降低商品的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若其他困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降低商品价格,就要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2)供求影响商品价格。降低商品价格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供应。
(3)气候、时问、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和国家政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变动。降低商品价格国家就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减少流通环节,有序组织货源,防止经济过热。
(4)纸币的发行量影响商品价格。降低商品价格,国家就要遵守纸币发行规律,严控纸币发行规模,严防通货膨胀。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五、比较信用消费和超前消费
信用消费 超前消费
消费动机 为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把追求享乐、满足虚荣作为消费的唯一动机21世纪教育网
消费内容 购买的消费品主要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一般是与生存发展关系不太紧密的高档消费品
消费原则 讲求实际和量入为出,讲消费的可行性,既着眼于当前.又照顾未来,体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 违背了客观实际,只顾眼前,不管今后,割裂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消费后果 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减轻企业负担和压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消赞观念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有效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追求一步到位,严重脱离实际,必然助长奢侈、攀比、浪费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在经济上造成虚假的社会需求,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误区辨析
1.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注意: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的职能,都需要现实的货币。(注意: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注意:国家虽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4.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是一样的。(注意: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而支付手段则是随着赊账买卖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用货币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都属于货币的支付手段。) 21世纪教育网
5.金银纪念币是纸币。(注意:金银纪念币不同于纸币,金银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流通;而纸币没有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6.外汇执行的主要是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注意:外汇执行的主要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7.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注意:并非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人民币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权衡利弊得失,人民币不断升值对经济的发展是弊大于利,因此我们应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8.价值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注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问决定的,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价值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只能说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波动。)
9.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商品的价值量会减小。(注意: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10.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注意: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11.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应多发行纸币。(注意:纸币发行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的购买力减弱,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
12.物价水平越低,说明消费水平越高。(注意:物价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13.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注意:任何时候都应该倡导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适度消费。)
14.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的消费都是不正确的。(注意:攀比心理的消费是不健康的,从众和求异心理的消费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我们不提倡的是盲目从众以及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的消费。)
15.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注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指反对铺张消费,不是限制消费。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体系自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真题研析
[例1] (2009·山东文综)表所示为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该价格的制定 ( )
用水分类 价格(元/m3) 备注
居民生活用水 1.O3 洗车点如已安装并使用循环利用装置,用水价格按每立方米1.50元执行
工业及行政事业用水 1.30
经营服务及其他用水 1.50
特种用水 饮料生产用水 2.50
洗车用水 5.O0
①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21世纪教育网
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21世纪教育网
④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水价,是利用价格这一杠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一举措有利于引导人们节约用水,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表述本身错误,故排除③。
[答案] C
[例2] (2009·江苏)假定原先l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______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
A.2 B.4 C.8 D.16
[解析] 该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来的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来的4部变为8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故选B。
[答案] B
[例3] (2009·广东)下图(人民币元/100美元)表明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
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③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④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A点到B点说明100美元兑换更多人民币,即人民币贬值,B点到C点说明100美元兑换人民币减少,即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选②④。
[答案] D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2009年8月,台湾遭受强台风“莫拉克”袭击,造成人民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国家紧急调拨救灾物资。这里的“救灾物资” ( ) 21世纪教育网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台湾遭受强台风“莫拉克”袭击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商品知识的理解,判断一物品是否是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来交换。赈灾物品虽是劳动产品但不是用来交换的,故不是商品。
2.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l元钱相当于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 。 ( )
A.8000 0.5通货膨胀 B.4000 0.2购买力降低 C.16000 2纸币升值 D.2000 3购买力提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纸币的发行规律这一知识点。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根据公式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80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l6000亿元纸币,所以,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
0.5元,这会引起通货膨胀,故选A项。
3.2009年8月l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l7日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333元。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l5.75‰。这意味着 ( )
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21世纪教育网
②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21世纪教育网
③美元兑换人民币增多21世纪教育网
④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 A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本题考查对汇率知识点的理解。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则导致本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兑换美元多了;反之,美元贬值,美元兑换人民币少了。①③项错误,②④项正确,因此选A项。
4.在金融风暴影响下,某市2009年上半年共关闭企业452家,新增企业达1011家,企业发展实现了“长大于消”。在经济生活中,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产品的供求关系
B.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
C.需求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D.替代品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价值规律作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故选B。
5.(09安徽文综政治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l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l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 21世纪教育网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答案] B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此题的关键点在于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今年该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由于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所以意味着今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应该降低。假设今年单位商品价值量为A,那么A(1+30%) =260,A=200元,也就是今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200.个别劳动生产率变动,单位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但是价值总量增大,甲生产者今年l小时生产2件该商品,那么甲l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为2×200=400元。
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大力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时刻谨记。过去,人们对“打包”还羞羞答答,如今却变得大大方方,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
人们在餐馆就餐后,将剩菜“打包”带走是很平常的事情。这说明 ( )
A.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 B.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C.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 D.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
[答案] D
[解析] 将吃不掉的饭菜“打包”带回家,避免了浪费,不失为一种好的习惯,说明了人们勤俭节约了,A、B、C不合题意,所以选D。
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
7.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些零花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与钱打交道。同样是高中学生,由于消费观不同,对待金钱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某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21世纪教育网
第一小组收集到以下材料: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补药,却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金 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在人类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如高尚的人格、真诚的友谊、亲情等,都是金钱买不来的。
(1)如果就上述材料请你参加讨论,结合经济生活中相关货币理论知识,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
第二小组收集到本班王同学以下有关材料:
8月份家庭收入 8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8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700元 500元 150元 60元 100元 300元 220元 600元 230元
(2)根据材料,王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3)如果就王同学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
[答案] (1)①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金钱不是万能的。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的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③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2)①从众心理。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送礼品等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购买个性化服饰,标新立异,可能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⑧攀比心理。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可能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3)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个人消费不追赶时髦,不卣目超支。大量的负债消费不仅给家庭资金带来了紧张,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还会增加自己的诚信风险。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应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如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一)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