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学案一、知识点概括 1、 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2、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3)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如下: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4、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 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6、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 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7、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 (1)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 (2)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社会离不开个人) (3)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4)、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8、崇高理想的作用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即: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为自己的生命里程注入恒久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最后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练习1、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旧咦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4、非公有制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市场法则、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还需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这是因为()A.集体主义决定企业发展方向 B.市场经济可以自发产生集体主义C.集体主义可以促进企业发展 D.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具有内在一致性5、杨利伟是“中国太空第一人”。他能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顺利上天的客观条件是()①天生聪慧且学习勤奋 ②具有奉献精神和顽强毅力 ③妻子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④我国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 ⑤我国拥有掌握先进航天科技的航天人队伍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6、据报道,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累计捐献款物达300多万元,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丛飞的事迹之所以深深地感动国人,是因为他()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 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7、一位领导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激情;要通过“两情”转变“两风”体现了()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B.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价值观C.人们的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 D.价值观的导向作用8、女排夺冠,为祖国赢得荣誉,党和国家致电祝贺。这表明()①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④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9、古往今来,很多人曾设计过永动机,这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由于这种设想没有客观根据,违背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因而是永远不能实现的。这说明()A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B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们的需要C.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10、胡锦涛同志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因此()A.人们所站的立场不同,但都可以为人民服务 B.立场不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可以相同C.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D.应该以少数人的利益为核心11、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这说明()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C.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 D.对同一事物很难作出正确评价12、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①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②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③ 人只有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④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2006年2月,山东省首批百名首席技师产生。许振超、贾广顺榜上有名,他们因技术水平高,贡献大,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材料说明()①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高个人素质 ②贡献与索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③岗位越平凡,越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树立崇高的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4.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死后,崔任曾作《器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15.2005年10月,我国载人航天再次圆满成功。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费俊龙、聂海胜颁发奖章和证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关于授予费俊龙、聂海胜同志“航天英雄”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这说明()A.实现人生价值要靠艰苦奋斗 B.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C.实现人生价值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6.2005年7月,日本右翼学者编写的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被许多日本中小学采用。日本极少数人的做法表明()①他们歪曲历史事实,缺少最起码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②在阶级社会里,价值观是具有阶级性的③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同时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④认识有待于深化、扩展并不断向前推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一位航天人说:“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立志投身航天事业,至今无怨无悔!”另一位航天人说:“我们团队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科学求实、勇于攀登、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对这两位航天人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有()①崇高理想是人生进步的精神支柱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普遍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8.(多项选择)《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由于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解放以来洞庭湖面积迅速萎缩,其后果是水灾频繁。这一事实说明()A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 B.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D.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19、(不定项)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同志在信访岗位上工作了22年,始终践行“绝不能让群众失望”的诺言,真心诚意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表明()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C.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D.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20、(多项选择)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伟大人物是孙中山。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伟大人物是毛泽东。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伟大人物是邓小平。这一个世纪的回顾说明了()A.杰出人物决定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总是起促进或推动作用C.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1、(多项选择)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有一种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它熊熊燃起来,而在一些人身上,却是奄奄一息,就要熄灭了。”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看,这说明()A.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C.具备了主观条件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D.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努力奋斗22、 2006年1月28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为官与为民、局部和全局、眼前与长远等关系。如果站在个人或小团体的立场上,私心杂念太重,热衷于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名利、地位,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人民负责,就不可能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当怎么做?答案:(1)材料说明只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①我们想事情、做工作,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②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23、“时世造英雄。”因此,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请简要评析这个观点。24、(06年广东).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一个普通的艺术工作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义演数百场,从事义工服务时间达到数千小时,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00多万元,无私帮助失学儿童、孤儿、残疾人近200人,而他和家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决定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了人间。在丛飞病逝以后,某网站上的网民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也有人认为,丛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是应大力颂扬的,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分)〔答案〕(1)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首位的。“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赞扬”的说法,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 (2)丛飞在奉献于社会的同时,实现了自己服务他人的理想、个人也因此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行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获得大力赞扬。 (3)两种看法体现了不同的荣辱观,这是由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要确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