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学习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重点)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重点)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难点)学习过程知识点一 生物的性状[自主学习]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 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 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和 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2.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 上。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像一个 。?3. 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 的染色体上。?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都要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观察与思考的两幅图,小组讨论试着完成以下问题:1.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想一想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2.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染成不同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基因吗?3.根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试着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4.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有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你可以用来表示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知识点二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小组合作]学习课本资料分析后,解决以下问题:1.我们知道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都只有23对,父母应该把多少条染色体传给子代呢?试着说一说,并在下空处完成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2.为什么形成受精卵后仍然是23对染色体呢?3.讨论总结:基因如何通过精子或卵细胞进行传递的?联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作答。学习检测1.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B.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C.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D.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2.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 )A.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遗传的特性C.变异的特性 D.自然选择的特性3.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A.体细胞 B.受精卵 C.生殖细胞 D.胚胎4.开红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被遗传下去的是( )A.红色或白色 B.控制红花的基因C.控制白花的基因 D.控制红花的基因和控制白花的基因5.人的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 )A.都来自父方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都来自母方 D.有的来自父方,有的来自母方6.染色体上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 )A.DNA分子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7.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 )A.基因 B.染色体 C.DNA D.蛋白质8.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9.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 )A.23对 B.23条 C.46条 D.46对10.下列各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 )A.精子和受精卵 B.卵细胞和体细胞C.体细胞和受精卵 D.体细胞和精子11.下图表示人生殖发育过程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 和 。它们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比a、b少 。?(3)B过程为 。形成的e细胞叫 ,它的染色体数为 ,又恢复到与体细胞染色体一样的数量。?(4)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因此,后代个体具有 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学习过程知识点一 生物的性状[自主学习]1.基因 基因 精子 卵细胞2.DNA DNA 螺旋形的梯子3.基因4.成对 成对 成对5.减半[小组合作]1.23对染色体 在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汇集到了受精卵中,形成了成对的染色体。2.每个区域含有许多个基因。3.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在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若干个基因。4.不同颜色的区段可以表示基因。将长绳不断缠绕、螺旋便可以将长绳处理成短棒装的染色体的样子。知识点二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1.略2.精子和卵细胞各含有23条染色体,当它们形成受精卵后,便含有23对染色体。3.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平均分配到配子中,当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成单的基因又恢复了成对存在。学习检测1.B 2.B 3.C 4.D 5.B 6.A 7.A 8.B 9.B 10.C11.(1)23对 23对 (2)精子 卵细胞 23条 23条 一半 (3)受精作用 受精卵 23对 (4)相等 父方 母方 双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