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温总理答记者问引用的诗词或典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温总理答记者问引用的诗词或典故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
温总理答记者问引用的诗词或典故
湖南 罗石文
热点背景:
2010年3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常引用一些古代诗词或典故,说明一些问题。昨天的记者会,总理再次显示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
释义与出处:
(一)“行百里者半九十”
  在记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释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二)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温家宝接着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释义]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后悔。
  [出处]屈原《离骚》。这部不朽作品尖锐地揭露了楚国腐朽官僚们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成为千古绝唱。
  (三)“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温家宝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但毕竟你还给了我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因此,我首先应该感谢你。”
  [释义]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
  [出处]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四)“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提问时说:“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释义]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五)“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温家宝在回答中美关系的提问时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后,中美关系有个良好的开端。
  [释义]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六)“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温家宝在回答经济政策相关问题时说,要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这需要十分谨慎和灵活。
  [释义]该静止的时候,必须要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要行动。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
  [出处]《彖传》。《彖传》为“易”中的一部分,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原文为:“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创新练习:
1、在记者会开始时,温家宝总理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这说明
A.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认识来源和发展的基础
2、温家宝总理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强调的是
A.物质世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化和表现
B.理想信念是人脑对客观世界正确反映
C.理想信念可以独立于客观世界之外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3、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5、温家宝在回答中美关系的提问时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中美两国关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②美国的一系列活动已经严重威胁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
③中美两国之间已经没有利益冲突和分歧
④正确处理中美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温家宝总理对中美关系的长远把握,说明
①我国的国家利益是中美两国合作的基础
②我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③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温家宝在回答经济政策相关问题时说,要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这需要十分谨慎和灵活。回答7-9题:
7、该静止的时候,必须要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要行动。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坚持对立统一 ②从变化的实际出发
③坚持分析与综合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A.联系是可以创造的
B.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
C.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质变高于量变
9、要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这是基于
①市场经济的自发性 ②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③市场经济的滞后性 ④市场经济的法制性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旁征博引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得到了全国老百姓的高度赞扬,说明
A.我国政府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执行者和利益捍卫者
C.我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D.我国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
参考答案
1、 C
2、 D
3、 C
4、 A
5、 B
6、 C
7、 D
8、 C
9、 C
10、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