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2010届高三政治基础知识汇总:文化生活(7) 走进文化生活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色彩斑斓的 文化生活的 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喜”与“忧”: 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文化生活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文化需求的特点走进文化生活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什么是大众文化发展大众文化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必要性和要求 什么是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三、考点梳理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1)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①从文化生产发展的态势上看,文化产品的生产呈现批量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大众化、商业化的特点。②从文化消费的发展态势上看,人们的文化消费面临着多种选择,呈现出多样化、大众化、从众化、流行化、时尚化等的特点。(2)当代文化生活新变化的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3)当代文化生活新变化的“喜”与“忧”:①文化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表现在: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可以通过灵活新颖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知识;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价值观念的影响;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②文化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些部门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4)当代文化生活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注意】:(1)要正确把握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人们文化生活影响的双重性。影响: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①对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进行管理,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②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③个人要增强识别和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④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⑤国家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发展先进文化(含义、原因、发展---一个原则、两个方针、三个贴近与创新、四种思想和精神)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2)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3)怎样发展大众文化?① 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 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减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注意】:(1).要注意当前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进一步理解我们提倡的大众文化的内涵。“大众文化”应是“为大众”的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是这种文化的方向性问题,“社会主义文化”是这种文化的性质问题,“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这种文化的形式问题。(2)大众文化中既有文化的精华,也可能包含庸俗和糟粕的成分,不能将大众文化等同于先进文化。而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是文化当然是先进文化。(3)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经典文化。经典文化是经过历史考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阐释。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并不一定是经典。(4)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只要符合社会主义要求,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即大众文化。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1)落后文化: 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 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③态度: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③态度: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②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辨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提高抵御能力【注意】:(1)弄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区别和联系①区别:含义,表现形式,危害,对其态度不同②联系:都是颓废的文化形式,都与先进文化对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立,都会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2)如何应对:文化生产者(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生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等)文化消费者(提高识别和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文化管理者(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弘扬主旋律---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3)“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的关系 ①将传统习俗等同于落后文化的观点是片面的,犯了简单化和片面化的错误。??? l ②所谓传统习俗,是指世代相传的社会风俗习,是过去若干风俗习惯的积累;而落后文化则是指带有迷昧、颓废、庸俗色彩的文化。③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生活中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和看风水等,但落后文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传统习俗袭来的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 ④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有糟粕的内容,我们应当保留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改造落后部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4.面对文化激荡,奏响主旋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文化有吸纳与排斥、有融合与斗争、有滲透与地域,曾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注意】:尽管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但主旋律文化产品在文化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