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资料 人民政府监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资料 人民政府监督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生活趣味政治
 
一位专家举例说:“为什么要实行大部门制呢,举个例子,拿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来说,果实长在草上归农业部管,长在树上是林业部管、长在水里是水利部管,一个家庭如果又种草莓又种苹果,就要和农业及林业两个部门的执法人员打交道。”
为什么要实行大部制改革?
[提示] 有利于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基础知识梳理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政府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及必要性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这就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民负责的原则。
(2)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①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③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1)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2)政府必须审慎使用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二、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
(1)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①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包括监察部门、审计部门、上级政府、法制部门的监督。
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3)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4)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
(5)有利于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4.实施“阳光工程"的意义
(1)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逐步增强。
(2)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
的监督。
(3)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4)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政府的权威
1.含义: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
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决定因素: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4.如何树立
(1)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 履行职责的效果等树立起来的。
(2)政府树立权威的根本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疑难探究整合
1.正确理解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关系
(1)二者的区别
①内涵不同。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②地位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而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国家行政机关与群众联系最密切,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③主体不同。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及其公职人员。
(2)二者的联系
①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都是依法治国有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于依法治国之中,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2.如何正确理解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对政府进行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原因
①对政府进行权力监督的实质是: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建设为民、务实、廉洁的政府。
②直接原因: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③现实原因: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重大的意义。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①一靠民主,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②二靠法制,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掌权者办事具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批评建议,提出质询,行使撤销权、视察权。
②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转变为国家意志,其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通过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加以实施。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在行政管理机构中担任职务的共产党员进行监督,促使这些公务人员模范履行工作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示范性地带动其它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任务。
③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可以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向政府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还可以视察工作。
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新闻舆论调查、采访;社会公众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⑤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⑥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司法监督。检察院的监督(反贪局),法院的监督(审判)。
⑦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的监督。
3.政府要树立权威
(1)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政府的管理能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
(2)政府能否具有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旧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都不是代表人民的政府,,就不可能有人民自觉认可和拥护的权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
(3)我国政府的权威是从以下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①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子晃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信誉。
③有权威的政府必定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
④有权威的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都会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4)树立政府权威,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们应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经典例题分析
知识点1 依法行政
【例1】(2008·天津·31)“大部制”改革中,新组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并把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这有利于我国政府
①严格约束政府组织 ②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尝试解题】B
【思路点拨】“大部制”改革组建这些新的部,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①本身错误,④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B。
【变式训练】近年来,各地政府根据《行政许可法》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大量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以“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为标准,建立专门的行政审批中心,并将其纳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之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政府
①贯彻依法行政原则 ②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③提高办事效率 ④监督其它国家机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政府监督其它国家机关的表述不准确,且不符合题意,运用排除
法,应选C。
【答案】C
考查知识点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例2】(2008·北京·38)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
【尝试解题】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权力的行使。
②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权力应该依法行使,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障监督权的实现,使权力健康有序地运行,最终达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
④权力若不在阳光下运行,必然导致官僚主义,滋生腐败。
【思路点拨】本题以政治体制改革和十七大报告为背景,分析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和原因,着重分析国家性质的决定作用,对人民负责原则以及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利和
弊。
【变式训练】2007年9月,我国正式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负责全国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等重要工作。这一举措旨在加强行政监督体系中的
A.国家司法机关监督 B.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C.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D.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解析】国家预防腐败局直接隶属于国务院,归国家行政机关体系。国家司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而国家预防腐败局是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答案】D
考查知识点 树立政府权威
【例3】(2007·广东)某镇政府计划为某村招商引资。镇政府向村民详细介绍了该项目情况,并请村民商议。村民会议投票表决,同意在本村引资建厂。几年后,该项目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村民欢迎,镇政府威望也进一步提高。
辨题:政府事事让村民决策,就能能提高政府权威。
【尝试解题】(1)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等职能,所以政府不能事事让村民决策。
(2)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所以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情,应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讨论决定。
(3)政府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既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又要尊重村民民主管理权利,才能树立政府权威。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基层民主、政府性质、政府履行、树立政府权威等知识的理解,以及解读信息、运用知识、探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找出辨点“事事”、“村民决策"、“增强政府权威”。 本题为正误混杂型(包含补充型)辩析题,解题应回答以下内容:政府能否事事让村民决策、村民能否作出决策、政府应怎样树立权威。
【变式训练】所谓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这种权威的决定因素是
A.宪法和法律
B.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
C.履行职责的效果
D.国家性质
【解析】从根本上讲,政府的权威只能由国家性质来决定,宪法和法律也是由国家性质决定,A项不选。B、C两项是树立政府权威应注意的问题,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
【答案】D
智能优化训练
基础达标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召开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法行政。为了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适应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行政工作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回答1——4题
1.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这一要求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体现
A.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C.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依法行政
解析:此题考查依法行政与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关系,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因此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就是要对人民负责,故选C项,而A、B两项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表现,因此不选,D项与题干是同义反复,不选。
答案:C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要
①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②制定法律并依据法律审判案件 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了政府应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制定法律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而审判案件是法院的职责,选项②本身有误,故排除。
答案:D
3.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防止权力的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保证一切社会成员都遵纪守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依法行政的意义,依据课本内容①②③入选,而选项④说法太绝对,故不选。
答案:A
4.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行使权力时要承担责任 ②行使权力时,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 ③侵权要赔偿 ④行使权力必须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同时政府行使权力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因此①②③④都入选。
答案:D
5.“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温家宝总理看望政协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在《论衡》中的话,表达了政府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施政理念。这一理念表明政府
①对人民高度负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致力于提高决策水平 ③受政协监督,对政协负责 ④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体现了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并且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的水平,故①②④入选。而政府与政协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政府对人大负责,不对政协负责,故③舍去。
答案:C
6.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
保护制度,然而,一些地方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
仍是愈演愈烈。在大量违法用地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政府所为。 政府非法占用土地说明
A.政府坚持了对人民负责
B.政府已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C.政府的权力大于法律
D.政府没有依法行政
解析:本题以一些地方出现的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为背景,考查了政府的有关知识,政府非法占用土地说明政府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故选D.
答案:D
7.(2009·山东威海模拟)
材料一 安徽省砀山县近年来采取少批多征、未批先征等手段,违法占用农民耕地千余亩,引发冲突,造成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极度紧张。村民们认为,这些开发区和工业园,名为发展经济,其实就是圈地炒地皮。
材料二 温家宝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法行政。为了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适应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行政工作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 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如何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
解析:本题以非法占用土地的事例为背景,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回答第一问时要注意仔细分析材料,第二问要注意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参考答案:(1)砀山县违法占用土地,违背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没有做到依法行政。
(2)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公开的主体、主动公开的范围、依申请公开制度、不予公开的范围,以及监督保障措施等内容。它的实施将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辨析:实现对政府的监督的关键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解析:本题依托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考查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权力受监督的有关知识,考核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运用全面的观点,既看到合理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合理的一面,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但实现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参考答案:(1)公开政府信息能为公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提供制度保障。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便于政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2)除了制度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还需要法律的和物质的保障。
(3)要充分地监督政府的行政权力.仅仅靠公开政府信息还不够,还需要建立健全各种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要加强党的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政府内部的监督等。总之,需要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责的服务型的法治政府。
因此,题中观点具有片面性
能力提升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日报道,2008年人民最关注的十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树立政府权威.回答9---12题
9.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 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政府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解析:本题强调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故A项入选。B项不是根本原因,C项说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本身有误。
答案:A
10.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列属于政府系统内部监督的有
A.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B.社会公众的监督
C.司法机关的监督 D.政府法制部门的监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的有关知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而A、B、C三项都属于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答案:D
11.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是
A.政府是否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B.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服从
C.政府官员是否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D.政府决策能否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在于政府的权威是否被人民自觉的认可和服从,A、C、D说法均有误,故排除。
答案:B
12.树立政府权威,应
① 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科学决策
② 政府应认真履行职能,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③ 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④ 政府工作要体现上级领导的意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选项④说法本身有误,政府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答案:A
13.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
政府"。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日报道,2007年人民最关注的十大问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树立政府权威,位列其中。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依据是什么
(2)政府应该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
【解析】本题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日报道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据及政府树立权威措施的认识的认识。第一问,要联系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的角度回答。第二问,要联系材料,注意教材的表述,二者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1)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②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就会导致权力滥用,腐败滋生。
(2)①政府切实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有良好的业绩。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与人民群众建立和谐的关系。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们应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14.2007年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指出,市县政府承担着管理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会议强调,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应当着眼制度和机制建设,作出必要的规定。
(1)我们为什么强调建设法治政府
(2)政府应怎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依法行政原因、意义及措施的认识。第一问从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回答;第二问从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和提高行政水平的要求两个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1)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要做到: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科学决策、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探究创新
15.(2009·沂南调研)2008年11月2日,上海市市长韩正提出:“上海要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要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核心。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和城市之一。”
(1)建设服务性政府的政治学依据。
(2)结合材料,就如何建设服务性政府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本题以上海市建设服务性政府为依托,考查建设服务性政府的政治学依据,以及如何建设服务性政府。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核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综合所学政府的有关知识,从政府宗旨、职能、工作原则、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以及政府要接受人民监督等角度进行分析整合。
参考答案:(1)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②政府应该认真履行其职能。政府职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人们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③目前我国的一些政府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自身改革和建设。客观上也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②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广大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