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综合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综合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王国中,最大的是( B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2.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共同之处有( B )
①都位于西欧 ②祖先都是日耳曼人 ③都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 ④都是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市民阶级。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D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4.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乡村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乡村到处是商人的叫卖声
B.到处是裁缝店、理发店和杂货店
C.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村落组成的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
D.农奴从主人那里领取一小块土地后,就可以获得人身自由
5.下列关于行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①是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后产生的 ②是为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侵犯而成立 ③行会的代表没有机会参与政治 ④行会一般有自己的徽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形成了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②继承和发展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文明 ③后期工商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城市 ④基督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主要政治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罗马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建立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这三洲不包括( B  )
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非洲
8.【2016·江西中考】“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是( D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D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希腊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阿拉伯人
10.“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1.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其中,“阿拉伯人的口”是指( B )
A.阿拉伯人口众多 B.阿拉伯人是世界文明交流的使者
C.文化传承口耳相传 D.阿拉伯人能说会道
12.法兰克人和阿拉伯人信奉的宗教分别是( B )
A.基督教 佛教  B.基督教 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 基督教  D.伊斯兰教 佛教
13.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以下对其描述有误的是( C  )
A.以圆顶为主体 B.四周是带有拱门的回廊
C.它的墙壁上绘有许多人物画像 D.它是穆斯林朝拜的圣地
14.小明在学习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后,运用比较法,列出了以下相同点,其中错误的有( A  )
①都产生于西亚 ②都信仰耶稣 ③都产生于同一时期 ④都宣扬服从神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B )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  D.资产阶级的利益
16.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原因是( A  )
A.日本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B.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C.日本皇室贵族要求改革 D.日本天皇想要仿效中国制度进行改革
17.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 )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
18.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D  )
A.改革派势力强大 B.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C.掌权的大贵族已经不得人心 D.奴隶制已经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要求
19.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C )
A.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
20.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 C )
A.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识图:(14分)
中臣镰足(614~669)
请回答:
(1)图中的人物参与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改革?(2分)
日本大化改新。
(2)这次改革是仿效哪个国家什么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2分)
中国隋唐时期。
(3)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农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4)改革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22.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的等级差别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及财富的象征,所以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模仿他们的服饰,有的国家甚至立法,明令平民不得穿格子呢绒服装,不得佩戴金银首饰和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不得戴手套、佩短剑。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
材料二 罗马教会的势力发展到全盛时,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在西欧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任意干涉各国内政。罗马教会还占有大量土地,控制了西欧的思想文化,居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下层民众的服饰实行限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为了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罗马教会势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社会长期动乱,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影响增大;8世纪中期的“丕平献土”,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3分)
封建等级森严;罗马教会居中心地位,控制着西欧的政治、思想和文化。
(4)材料二这种局面有利于西欧文化的发展吗?(2分)
不利于西欧文化的发展。
23.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二 宇宙唯一的真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再信仰本部落的神。
材料三 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观点,请写出各自的创始人。(3分)
材料一:耶稣;材料二:穆罕默德;材料三:乔达摩·悉达多。
(2)材料一所反映的宗教对中世纪的欧洲有什么影响?(6分)
在经济上,教会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地产;在政治上,教会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在思想上,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
(3)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哪一宗教?结合材料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号召人们放弃其他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这种宣传有利于促进思想的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