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
(1)影响价格的直接与间接因素。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3)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
(1)供给变动及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商品自身的及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5)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
(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
(1)针对生活中某些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并解释是哪些因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
(二)能力目标
(1)在学习“供求影响价格”时,要让学生懂得,价格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在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生活现象的能力。
(2)在学习“价值决定价格”时,要让学生懂得,价格变动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其实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带来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也影响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比率。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应当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消费选择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2)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3)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使学习明白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交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供求影响价格
2. 价值决定价格
★教学难点
1.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2006年6月16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受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及国内供求的影响,我国汽油价格不断升高,这使得一些汽车、摩托车用户更加注意节约用油,很多用户由购买小型轿车转而热衷于购买小排量汽车。
(1)汽油的价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对汽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汽油的什么状态实现的
(2)当汽油供不应求时,价格一般较高,这时的市场叫什么市场 当汽油供过于求时,价格发生什么变化 这种市场又叫什么市场
(二)供求影响价格
问题探究:导致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1、 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气候、环境、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等。
2、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求关系
问题探究:为什么影响商品的价格有多种因素,但只有供求关系才是直接因素,其余的因素都是间接因素?
学生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教师活动:各种间接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探究1: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涨跌有什么影响?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探究2:供给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涨跌有什么影响?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 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价格下降
探究2决定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三)价值决定价格
探究3
2006年春节前后,某地羊肉价格是每千克18元,黄瓜价格虽比平时贵,但每千克也只有6元左右。
⑴在供求一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说羊肉的价格要比黄瓜的价格高
⑵同样是种黄瓜,为什么各个菜农所用的精力时间不同,但价格一般是一样的
教师活动:回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并发表见解
1、 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总结: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探究4
台式电脑刚一面世时,价格一般在万元以上,人们还争相购买。随后便一路下跌,现在甚至二、三千元钱就可以买一台,这样低的价格也没见人们抢购。
问题探究:⑴为什么电脑刚面世时价格比较高 ⑵为什么电脑随后价格一路下跌 为什么没有引起抢购 ⑶电脑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价值决定价格,而一个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刚面世的商品之所以贵,是因为当时生产条件和劳动技能比较低,所以要消耗较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恰好相反,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问题探究:什么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的专家点评和相关链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问题探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商品生产者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大于还是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关系着他在经营和竞争中的成败得失。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生产成本就高,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就会亏本甚至破产;相反,他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都会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其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的盈利。
4、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4的内容,分析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1)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指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的效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某部门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别引起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2)价值量与价值总量
价值量通常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只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对于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来说,价值量只能有一个。
价值总量是指某部门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的总和。
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含在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越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才能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多少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除非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5)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能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而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越多。
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因此,使用价值的数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乘积不变。结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4)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出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商品价格的影响和决定因素,得出结论
(1)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五)课堂小结、点评
琳琅满目的商品,涨跌不停的价格。让我们张开慧眼,透过多变的价格,发觉“变”与“不变”的规律,这就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就爱质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格受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六)实例探究
【例1】(2005·上海单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 板书设计: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 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1、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求关系
1、 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二)价值决定价格
1、 价值决定价格
1、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1、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三)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内容:
2、表现形式: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 价格变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
(1)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
(1)商品自身的及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并解释是哪些因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
(二)能力目标
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应当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消费选择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使学习明白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交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价格变动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2006年春节过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地方的大蒜价格扶摇直上,近两个月的时间大蒜价格在8元/公斤以上,而往年此时大蒜的价格一般是今年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问题探究:(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在人们收人和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如果商品涨价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从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时高时低;价格的升高会影响需求。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价格的升高或降低,会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出:
(1)一般影响规律 [所有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
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这就是需求法则。
问题探究: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是不是所有商品的反映程度都一样呢?有没有差异?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并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不一样。生活必需品如柴米油盐和小五金之类的商品,价格的变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变化。高档耐用品如汽车、等离子电视、手提电脑等,价格的变动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变化。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一样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2、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探究1:情景一:市民---正好“换换口味”。略
情景二:油价上升,暂缓买车。略
问题探究:根据上述材料,思考:1、什么是替代品?什么是互补品?2、替代品与互补品价格变动会商品需求量有什么影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和书本知识,并适当给予指导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替代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化]
替代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牛肉与羊肉。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将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
(2)互补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
互补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商品。如乒乓球与乒乓球拍。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探究3:据调查,空调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拥有率为43.9%,正是 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和相对高利润率的刺激,许多企业争相进入空调市场,致使整个行业生产规模近年来以每年30%~4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尔、格力、美的等空调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开发静音空调、环保空调等,名列全国家电十大利税企业。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而且管理混乱,濒临破产。
问题探究:你能结合材料,说明价格的变动对生产经营者有哪些影响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并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1、 调整生产规模
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四)课堂小结、点评
本节课主要从生活(需求)和生产(供给)两个角度,设置了大量的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分析了关于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分析经济现象、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五)实例探究
【例1】 (2004·北京)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
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
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
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
【例2】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力度。山东将农户用电价格下调了30%~35%,当年农民用电就提高了2倍。这说明
A.在特定条件下,价格不由价值决定
B.价格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价格降低,人们的需求增加
C.价格变化对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不大
D.价格影响需求,需求影响价格
★ 板书设计:
2.2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1) 一般影响规律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1、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1)替代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互补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整生产规模
2、高劳动生产率。
3、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