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备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 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高考备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 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资源简介

一轮复习06: 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AB)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预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建立和完善本课的知识结构图,能正确理解并明确说出知识间的联系。
2、结合自主学习过程和学习卷引领,总结并澄清本节知识的疑难问题和易混易错点
3、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整合与疑难突破
(一)归纳提炼本单元考点的主干知识要点
注意依据教材所讲 先后的知识顺序 进行简要提炼归纳,线索要清、知识要明
(二)知识疑难问题的理解
第一部分:( 学习始于疑惑,共性易混易错点自主用心攻关,圈划错误点并修改)
(易混易错的问题你解决不了,选择题丢分太多。 请你来个脑力风暴吧!)
第六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联系是永恒不变的,人们无法改变。 ( ?× ?)
2、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 ?)
3、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 ?× ?)
4.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5.从4G网络升级到5G网络说明人们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6.港珠澳大桥的贯通,说明人们有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7.“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可互联”,说明互联网使任何事物之间有了联系。
8.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9.哲学中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10、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 ?× ?)
11、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 ?× ?)
1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分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13.部分制约着整体,对整体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部分:( 学习始于疑惑,个性解题易混易错点精心补充)
(三)知识应用整合分析 (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解决)
(知识的问题你解决不了,你终将一事无成。 请你为明天而努力!)
1、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问题如何解答?
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如何回答?
3、用联系的客观性知识如何分析问题?
4、用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的知识回答问题如何作答?
5、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回答问题怎么应用知识?
6、用系统和要素的知识回答问题该怎么回答?
三、:本章节- -选择题素养提能训练  
考向1、 联系的普遍性
1.(2013·全国Ⅰ卷,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二、 联系的客观性
2.(2017·全国Ⅰ卷,22)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5·全国Ⅱ卷,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3、 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4.(2015·全国Ⅰ卷,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2018·全国Ⅲ卷,2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用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交易模式(如图所示)。从这一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四、学科素养、能力提升规范训练:

[规范解答] (政老师系统结构性解题提能:走3步高效写出答案,跨5步有效提升能力)
“中国梦”也是“美丽都市梦”。天堂杭州好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杭州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完善“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打造美丽杭州。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12分)
一轮复习06: 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AB)答案
(二)知识疑难问题的理解
第一部分:( 学习始于疑惑,共性易混易错点自主用心攻关,圈划错误点并修改)
1、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联系是永恒不变的,人们无法改变。 ( ?× ?)
点拨:联系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 ?)
点拨: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具体两个事物产生联系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老师教你,所以你们成为师生关系。
3、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 ?× ?)
点拨: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4.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不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才具有“人化的特点”,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具有“人化”的特点。故题中观点错误。
5.从4G网络升级到5G网络说明人们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从4G网络升级到5G网络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故题目观点错误。
6.港珠澳大桥的贯通,说明人们有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主观臆造客观上并不存在的联系,但我们在客观联系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港珠澳大桥的贯通是人们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的新的具体联系,因此认为人们有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
7.“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可互联”,说明互联网使任何事物之间有了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联系也具有条件性,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题干中的说法忽略了联系的条件性,故题目观点错误。
8.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故该观点错误。
9.哲学中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故该判断错误。
10、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 ?× ?)
点拨: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不合理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呢过之和。
11、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 ?× ?)
点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1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分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故本题说法错误。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13.部分制约着整体,对整体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其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故本题说法错误。
三、:本章节- -选择题素养提能训练 考向1、 联系的普遍性
1.(2013·全国Ⅰ卷,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间接联系和直接联系是联系多样性的表现,两者都可能激发创新意识,①表述片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创新思维,发现联系,②入选;客观存在的联系是认识和利用它的前提,③说法错误,不选;④符合题意;故该题选D。
答案 D
考向二、 联系的客观性
2.(2017·全国Ⅰ卷,22)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油气田的做法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所建立的新联系,①当选;该油气田的做法对安全问题和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这表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答案为B;②是夸大主观能动性,无视联系客观性的错误观点;③说法错误,“决定于”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答案 B
3.(2015·全国Ⅱ卷,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指头象征着人的能动性,琴象征着客观事物,琴声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人化的特点”,故①正确;人用指头弹琴受到人的意识的调节,故②错误;材料反映琴、指、声之间的客观联系,③正确;同是操琴,有的是妙音,有的是噪音,④错误。
答案 B
考向3、 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4.(2015·全国Ⅰ卷,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这种说法不科学,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不变化的事物,故①错误;事物的不同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②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用卤水点制豆腐”就是人们根据事物的特性建立起新的联系,所以③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不同,事物的特性也不同,所以④正确。故选D。
答案 D
考向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2018·全国Ⅲ卷,2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体现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着整体功能,③正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体现了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④正确。故选D。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不能说整体功能存在于部分之中,①错误;整体居于统率地位,影响和制约着部分的功能,②错误。
答案 D
6.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用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交易模式(如图所示)。从这一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交易模式是人们建立的新联系,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①与题意不符。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②说法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四、学科素养、能力提升规范训练:
“中国梦”也是“美丽都市梦”。天堂杭州好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杭州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完善“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打造美丽杭州。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
答案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②杭州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布局出发,统筹规划,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推动大交通建设。③杭州市注重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加快地铁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不同措施功能优化组合。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通过各要素的优化组合,良性互动,实现了系统最大功能,缓解了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