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教学重难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设计】1、 供求影响价格让学生举例和思考:通过不同品牌的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同一品牌商品在不同的时期的不同价格,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即使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时期价格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高,有时低。)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价格的变化?我们打开课本P11探究活动,这里有4个镜头,我们通过它们来思考一下是什么在影响着价格的变化?(镜头一是气候因素,镜头二是时间因素,镜头三是地域因素,镜头四是生产因素。)除了这四个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也会影响价格?(猪肉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不畅销,因为伊斯兰教信徒是不允许吃猪肉,猪肉的价格自然比较低,宗教信仰在影响价格;日本人喜欢穿和服,但如果把和服拿到我国来卖,价格肯定会下跌,因为人们对和服的需求量小,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影响价格。)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而实现价格变化的。供就是商品生产者的供给,求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0万只口罩,但这段时间恰巧爆发SARS疫情,人们对口罩的需求增加到15万,这就必然会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大家都想买口罩,这就引起买者竞争,从而商家把价格抬高,形成卖方市场。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5万台彩电,而消费者只需要10万台,这就导致商品的供过于求,但是生产厂家想把彩电卖出去,这就引起卖者竞争,我们经常听到促销、大出血、跳楼价就是商家把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以上两种情况是什么因素导致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价格变动?(生产因素。)供不应求 商品短缺 买主竞争 价格上涨 物以稀为贵 卖方市场供过于求 商品过剩 卖主竞争 价格下降 货多不值钱 买方市场《大宅门》情境: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还需1000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进大批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黄连价格变动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呢?(供过于求,商品过剩,卖主竞争,价格下降。)二、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着商品的价格,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禽流感的时候,即使再供过于求,鸡肉的价格再降价也好,都不会降到几毛钱一斤;非典时,即使再供不应求,口罩的价格再涨价也好,都不会涨到几百元一个。为什么呢?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到供求的影响外,是不是有某种因素在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有关内容,找出是什么在决定着商品的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价值决定价格。一般来说,价值越大的东西,其价格也应该越高,反之越小。商品的价格说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只是在影响商品的价格。)1、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有价值,价值的大小就是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又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劳动量→劳动时间。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那么我用了10个小时生产了一支铅笔,价值10元。有哪位同学想买呢?为什么不想买呢?(哦,有同学说太贵了,我用10块钱就可以买到20多支,为什么要用10块钱买一支呢。)但是这支铅笔是用了10小时做的,刚才不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吗?为什么同学们不肯接受我的10块钱一支的铅笔呢?商品的价值量是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呢?我们知道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用0.1小时生产一支铅笔,有的用1小时,有的用3小时,而我用了10个小时。那到底用谁的标准来衡量这支铅笔的价值量呢?如果说谁耗费的时间多,价值量就越大的话,那我就不需要用先进的技术,不用那么勤奋,可以慢慢来,这样价值量就大了,价格就高了。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行不通。很显然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有的,某一部门生产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主要指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到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参与平均的是同样生产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的劳动时间,但“社会评价”只是理论上的,是长期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现有甲、乙、丙、丁等布匹生产商,同样生产一匹布,甲用时8小时,乙用时13小时,丙用时9小时,而市场上绝大多数用时10小时,丁不同于甲乙丙而是用手工生产,用时20小时。问:能否由甲、乙、丙、丁或任何一个生产商来确定一匹布的价格,为什么?现在假设一匹布的情况为1小时3元,那么甲、乙、丙、丁生产一匹布的价值量应是多少?请进一步分析各生产商的盈亏情况?(不能,因为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30元,因为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即3元×10=30元。甲由于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较大,处于有利地位,是优胜者;乙由于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损较大,处于不利地位,要被淘汰;丙由于接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很小,其他厂商只能保本,丁与其他厂商不同它用手工,因此他的布匹价值应由手工生产布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对具体商品生产者的影响: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盈利)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 或不亏不盈)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为了要得到更多得利润,就会努力地缩短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尽可能地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3、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下面我们用生产衣服为例,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商品价值量是指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就是某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价值总量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 8小时 16元 1件 16×1=16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4小时 8元 2件 8×2=16元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4小时 16元 2件 16×2=32元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但是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也就是说,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两者是反比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两者是正比的关系。这种情况对于生产者来说,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每个生产者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以求获得更多的额外收入,“效率就是生命”。当这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个别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也就消失了,生产者又要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可见,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凝固不变的,它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广东推行分管供水,按质收费。饮用水采用优质自来水,冲马桶的水则用海水或经处理的污水,几种用水分别由专管供应,并按质收费。优质自来水要经过多层过滤。冲马桶用的海水无需过滤,污水过滤的次数也比较少。优质自来水与冲马桶的水能按同一价格收费吗?(优质自来水和冲马桶的水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它们的价值也就不同,当然收费的时候也不能用同一价格收费。如果两者的收费一样,都按照优质自来水的标准收费,居民肯定会不满意。这是因为价格高了,与价值不相符合,也就是说不是进行等价交换。只有按照不同标准进行收费,优质水收费较高,劣质水收费较低,价格符合价值才是等价交换。这也是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扩大生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无利可图——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正因为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因此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饶价值上下波动。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因此等价交换作为一种趋势,始终被交换双方所遵循。一些稀有的东西,比如:文物、名人的字画、珍贵的邮票等,他们的价格都很高,也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呢?(“物以稀为贵”,商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高于价值。生产这些东西所耗费的时间也比较多,价值量大,价格高。它的价格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有一个条件:价格波动会影响供求,价格上涨会促进生产的扩大。但这些稀有的东西的数量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也就是说,价格再上涨也不会促进这些商品的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这样就不能反过来抑制它们价格的上涨。在这里能够抑制它们价格涨落的因素就只有人们的购买力。我们要注意到,这是商品交换的特殊现象。我们不能因为存在某些特殊现象就否定价值规律的存在。)【作业】有人说在价值规律作用下,消费者关心的是商品价格,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商品的价值。因为价格低于价值,消费者高兴;价格高于价值,生产经营者高兴,你认为呢 【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