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板书】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那什么又是按劳分配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概念?【板书】1、按劳分配的含义:请大家翻开书到第62页,看什么叫按劳分配,请同学回答。【学生】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老师】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分配的范围是什么呢?有没有同学知道?【学生】在公有制经济中【老师】对。例如国有企业中职工的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而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则不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在分配给个人以前应首先进行社会扣除,什么是“必要的扣除”呢?这共包括六大部分: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第四,社会管理费用。第五,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医院、疗养院等。第六,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板书】范围:公有制经济此外,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我们班有同学的父母是在国有企业上班的?知不知道平时父母会发什么?【学生】工资、奖金、油、过年水果等等【老师】集上所述。所谓个人消费品在现阶段,主要以货币形式出现,具体形式是发工资、奖金、津贴等,当然也有少量以实物形式出现的,比如水果、植物油等等。但福利是不是按劳分配呢?不是的,福利不是按劳分配。比如:过中秋节了,人人都发月饼,还有端午节,也会发粽子等。【板书】对象:个人消费品再问,我们父母的工资是不是想要多少,企业就会给我们发多少呢?当然不是啦。那以什么为尺度呢?比如,工厂里的厂长工资比普通员工要高,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做得多,工资也就多呢?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的。比如,小王是一家国有鞋厂的工人,经常加班,而且几乎没出过次品,他的工资也就相应的多。因此分配的结果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板书】尺度: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板书】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不劳也得,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为城市失业人员、农村贫困户和特困户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按劳分配。那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板书】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实行按劳分配时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板书】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归劳动者所有,劳动者的劳动地位是平等的。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劳动获取个人消费品,体现的是共同劳动,平等分配。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归资本家所有,工人的工资以劳动力的价格为尺度,体现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因此在社会主义共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是必然的。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习按劳分配的前提。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板书】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下面请同学们填一个表格。分配方式 适应的生产力水平 适应的社会制度按劳分配 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 社会主义社会按需分配 生产力高度发达 共产主义社会【老师】邓小平曾经说过:“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按需分配是需要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的,也就是我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达到极度丰富,不可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最后,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板书】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老师】首先,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体现的是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其次,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还存在明显差别,比如,我和某某同样是教书,我教得好,他教得不好,这本身就有区别。还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民之间的劳动差异,不能实行平均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以上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那实行按劳分配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阅读,思考)【板书】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第1,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板书】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为什么会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呢?这是因为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这就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我做鞋,做得又多又好,工厂给我加工资、发奖金,那我当然会积极做事;而且还能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第2,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板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以往的剥削制度,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者往往不劳而获,而真真的劳动者却无法获得自己应得的劳动成果;而实行按劳分配,个人收入分配以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既然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它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呢?首先,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必然是主体;同时,劳动者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其次,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尽管目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仍然占较大比重。最后,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这也就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板书】4、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老师】以上就是按劳分配的有关内容,按劳分配是不是惟一的分配方式?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到第63页,阅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部分的内容,思考材料中的问题。【板书】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学生】小吴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收入方式是按劳分配。【老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个人收入形式多样话。【老师】除按劳分配外,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哪几种其他分配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板书】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板书】2、按生产要素分配什么叫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呢?(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学生】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够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劳动所得,那是不是也是按劳分配呢?阅读教材、填表:按劳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分配的范围 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分配的主体 公有制的劳动者 个体劳动者分配的尺度 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按个体劳动者的经营状况分配的对象 个人消费品 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需要区分的是,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虽是劳动所得,但那不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社会分配个人消费品;而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够成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在所有经济成分中,个体经济的收入分配都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小吴的姑姑运输和收购是个体经济的范畴,二叔开个体杂货店也是个体经济,他们的这部分收入都是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什么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板书】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板书】②具体形式: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如小吴的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收入属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是指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息交易收入等,如小吴的三叔的企业是私营企业,他是出资人之一,其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或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或新信息所得收入,如新发明取得的收入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如CEO首席执行官,年薪百万以上,其收入则是按管理要素分配。区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范围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尺度 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劳动力价格性质 共同劳动,平等分配 雇佣关系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虽都是劳动所得,但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呢?因为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体现的是共同劳动,平等分配;而按劳动要素则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内,以劳动力价格为尺度,体现的是雇佣关系。大家请看书上“同富不同路”这幅漫画,结合书本内容,谈一谈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板书设计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3)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4)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5)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含义、范围)(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内容、意义)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