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高考考点梳理:5.2《文化创新的途径》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文化生活》高考考点梳理:5.2《文化创新的途径》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第五课 文化创新 考点二 文化创新的途径
执笔人 李佑祥 编写日期 2009-10-28 执行人 罗石文 执行日期
三维教学目标 一, 考点定位1理解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 理解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2, 坚持创新的正确方向。
重点难点 一, 考向探究1, 根据2008年奥运图标的设计,奥运会火炬的外观设计以及奥运会奖牌的创新设计可考查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和文化创新与不同文化间借鉴和融合的关系。2, 结合2008年文化创新的重要事件,考查文化创新应坚持正确的方向。
教法教具 讲练结合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三,考点梳理1,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既是一个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在文化继承中实现文化创新的要求:   A,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B,不能脱离时代要求追求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创新与借鉴与融合的关系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的交流、借鉴和融合。(2)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   (3)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含义:(4)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要求: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5)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把握和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2)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收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二是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实践标准。A,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B,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综合探究2:建立"学习型社会"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四, 典例分析 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着重考察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一基本观点。[答案]:(1)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因此题目中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是错误的。(2)文化创作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材料中文化创作需要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说“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作者”则是错误的五,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 雕塑艺术在创新中发展,不仅表现为雕塑技艺更加纯熟、表现力日益突出,而且体现在用于雕塑的材质范围日益扩大,从最早的石雕开始,逐渐出现了玉雕、竹雕、木雕、牙雕、沙雕、果核雕刻、冰雕……这表明了A.文化继承 B.文化发展 C.文化消亡 D.文化继承、文化发展2.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地思想武器。这表明文化 A.来源于社会实践 B.不同民族文化地交流、融合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D.具有民族特色3.博采众长表明文化创新应A.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地交流、借鉴、融合  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合作C.创造不同民族文化展开竞争的环境 D.体现时代精神 4.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批评的这批人实际上是犯了 的错误。A.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B.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C.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D.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七,布置作业:   学海导航  同步训练P282考点2
教学后记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