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高考考点梳理: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文化生活》高考考点梳理: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点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执笔人 李佑祥 编写日期 2009-10-28 执行人 罗石文 执行日期
三维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重点难点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表现和原因
教法教具 讲练结合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一、 亲近教材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这表现在许多方面。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规模大,存留丰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拓展发散]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1)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①从发展的历程看,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相对于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文化衰落、消亡而言,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可见,源远流长侧重于从动态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②从内涵上看,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独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性和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的民族性。可见,博大精深侧重于从静态上,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内涵丰厚、范围广阔。(2)二者的见证或表现不同 ①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成为中华文明的最重要标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3)二者的联系 ①二者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 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二、 典例分析例题:2008年4月22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频繁,西方文化处于强势条件下,我们要接受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散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某些西方大国的“文化殖民地”的教训,重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上述材料对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有哪些启示?分析和答案见学海导航第123页三、考题回放(20O8年江苏24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2008年江苏南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 )① 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巨大的作用 ② ②中国自夏商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四、课后作业 《学海导航》同步训练第283页
教学后记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