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十】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命题趋向】本专题是生活与哲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比重不断加大,主要涉及的考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价值观导向作用、人生价值。从命题指向看,强调能力立意,主要考查理解和应用分析能力。从试题类型上来,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既有本专题单独命题,也有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相结合的综合题。2010年备考中要注意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析我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国一系列民生举措;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各种违法现象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运用人生价值的内容分析当前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其中本年度涌现出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更是命题的重点。【考点透视】㈠重点内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⑵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价值观导向作用⑴世界观: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⑵方法论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积极作用。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⑴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所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性特征,所以我们要自学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㈡难点内容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⑴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⑵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①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目的: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作用: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2、人生价值⑴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还在于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⑵人生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⑶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3、正确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⑴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范围不同:世界观的外延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统率意义。⑵联系:①世界观支配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观反过来又会影响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世界观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价值观,世界观发生变化,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的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③人生观与价值观相互影响。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和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分析人生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㈢易混点1、社会存在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辨析: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说明社会意识不是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辨析: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但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真题研析】真题1 (2009山东卷)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A.①④ B.①②C.②③ D.③④解析: 试题以2008年度十大流行语为命题背景,贴近了重大时政热点问题,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解题兴趣,体现了试题对学生成长特点的关注。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强调能力立意,重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解题思路上看, 2008年的十大流行词语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④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项。真题2 (2009浙江卷)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答案:①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②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③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解析:本题以大学生村官为命题背景,贴近年度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试题选材生活气息浓厚,简洁朴素,娓娓道来,有利于引导学生入题,既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三贴近”原则,又充分体现了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的新课改理念。从考查知识点来看,主要涉及人生价值、价值创造与实现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两点,一是要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相关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找到答题突破口;二是要具备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储备,能够调动“价值创造与实现”的三点具体内容,描述和阐释试题所带来的人生启示。【专题演练】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0年1月18日中央组织部发布了2009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公布后,对有关部门和官员的工作起到了的警示和促进作用。这说明A.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B.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发展,过年贴的春联内容悄然发生变化,往年那些以“财源滚滚”等主题的“钱味”春联已不再是绝对的主角;而一些反映新时代、以和谐为主题的“和气”春联越来越受到青睐。春联之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2009年12月3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联合发布《2009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落实科学发展观、甲流、奥巴马、气候变化、全运会、G20峰会、灾后恢复重建、打黑、新医改方案。这些流行语的流行表明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④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的发展变化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4.2009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材料体现了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C.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辩证关系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辩证关系5.2008年5月12号中国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级强烈地震。20世纪以来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人类只注意自然的经济价值而忽视生态价值密切相关。这说明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人们应该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③不同时期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价值观④片面的生态价值观使人类遭受惩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截至2009年底,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6.96亿元,同比增长127.9%,信用卡违约率增加,坏账风险加大,为此人们呼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哲学依据是A.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B.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C.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世界观决定价值观7.2009年10月24日,为了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但陈及时等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事迹,为当代青年铸造了一座“无字丰碑”。他们的事迹之所以感动国人,是因为他们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2009年11月26日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这说明党和国家A.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C.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D.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如果是一滴水,你就得滋润大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就得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就得哺育生命。”这告诉我们①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③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利益 ④在实现自我走向成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2010年1月20日,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1天之际,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歌曲《世界》正式发布,发布会上志愿者郑重承诺“只要世博会有需要,我都会全力以赴”。近年来参与各项活动的千百万志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爱心奉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说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 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1.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总量达30.59亿元,比2008年增加8.92亿元,增长41.16%,新建、改扩建1.2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覆盖一半行政村。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中有1447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1条,全年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达到750万场,观众人次超过18亿。众多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哲学依据。12.2009年11月20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各项就业政策,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规模,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极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确保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为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就业,假如由你面向全体高校毕业生写一份倡议书,请运用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简要写出倡议提纲。【参考答案】1—5:CCCAB 6—10:ABCAD1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和国家重视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抓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维护和发展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具体体现。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重视文化投入,坚持文化惠民,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12.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奉献社会,创造价值。②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基层就业,是大学生追求人生价值的正确选择。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大学生基层就业,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www.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