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同步练习
一、古代埃及(共5题;)
1.古埃及文明完成初步统一是在(??? )
A.?约公元前3500年????????????????B.?公元前3100年????????????????C.?公元前2070年????????????????D.?公元前525年
2.古埃及文字(见下图)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中产生出来的。埃及人依靠那些代表动物、事物、地方和人的复杂符号来表情达意,记录活动。由此可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埃及的文字是(??? ) 2-1-c-n-j-y
第2题图 第3题图
A.?楔形文字??????????????????????????????B.?梵文??????????????????????????????C.?象形文字??????????????????????????????D.?字母文字
3.某历史学家撰写了一本历史专著,封面图案如图。下列最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的是(??? )
A.?《种姓的国度》??????????B.?《尼罗河之光》??????????C.?《失落的古巴比伦》??????????D.?《中华文明起源》
4.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是(??? )
第4题图
A.?著名人物???????????????????????????B.?出现时间???????????????????????????C.?文明代表???????????????????????????D.?文明类型
5.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年代尺中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C.?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D.?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21教育网
二、古代西亚国家(共5题;)
6.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7.在古代西亚,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阿蒙神被人们供奉??????????????????????????????????????????????B.?种姓制度下人们不平等 C.?象征王权的司母戊鼎???????????????????????????????????????????D.?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21*cnjy*com
8.小红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四幅图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图片中的(??? ) 【来源:21cnj*y.co*m】
A.?金字塔??????????????????????????B.?阿拉伯数 C.?汉谟拉比法典????????????????D.?甲骨文【版权所有:21教育】
9.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是(??? )
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
10.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A.?象形文字? 金字塔????????B.?种姓制度?? 佛教????????C.?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D.?公元纪年?? 基督教
三、古代印度(共5题;)
11.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印度诞生的宗教是(??? )
A.?佛教????????????????????????????????B.?印度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12.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500年以后,侵入印度逐渐建立起许多小国家的是(??? )
A.?苏美尔人???????????????????????????B.?雅利安人???????????????????????????C.?希伯来人???????????????????????????D.?阿拉伯人
1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其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该城市是(??? )
A.?底比斯????????????????????????????????B.?华氏城????????????????????????????????C.?孟斐斯????????????????????????????????D.?巴格达
14.几位同学排练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一部短剧,以下场景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首陀罗在主持祭祀活动???????????????????????????????????????B.?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 C.?婆罗门在自己的田地里劳动????????????????????????????????D.?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
15.某班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它是(??? )
A.?“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 B.?“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D.?“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四、材料探究(共5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4题图:早期文明区域图? ????????? ???????第15题图:欧洲文明发祥地
材料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早期文明诞生区域之一……到公元前300O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如其中的乌鲁克。……关于灌溉设施和灌溉计划的一切复杂的细节,都得上帐或记录。……这种最早的文字形式称为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人也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人们的不安全感……(法典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阶级歧视;对下层社会的赔偿低于上层社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写出图14中字母所对应的早期文明区域。
A:________流域;??? B:________流域;
(2)写出图15中①对应的海域名称:________
(3)对比图14和图15,我们发现,孕育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而孕育欧洲文明的地理因素应该是________(填字母)。
A.海洋????????? B.河流????????? C.高山????????? D.沙漠
(4)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有哪些显著标志?

17.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两个文明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试分析这两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上有哪些共同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特征。

世界上还有哪些与其特点相近的文明古国?通过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 625 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 200 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材料二: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 2.4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 ……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一座消失了的城市。 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材料三:古埃及首席考古学家称,日前吉萨发现的新墓群的陪葬品中发现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此外,还发现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通过这些遗迹的测算,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他们的生活费用由其家乡的富裕家庭承担。 材料四:2015年11月15日,巴黎遗产创新保护研究所组织在金字塔扫描工作时,发现吉萨大金字塔东侧古墙壁比周围石壁温度差异6摄氏度。这种温度差异性暗示着石壁后面隐藏过道、密室或者其它物体。埃及古文物学家贝斯说:“至少这处热量异常点可以揭晓埃及第四王朝的建筑技术。”科学家将通过无人机应用μ放射成像、3D扫描和地形扫描技术继续进行扫描研究。 请回答: www.21-cn-jy.com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写出两个即可)
(2)根据材料二,写出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写出两个即可)

根据材料三,指出考古学家对金字塔的建造者身份提出了什么新观点?
根据材料四,说说人们不断对金字塔的考古研究有什么历史意义?
19.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是指哪些人?
(2)述材料中地位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阶层?
(3)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南亚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法典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 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
(1)材料一中刻在石柱上的这部法典被称为什么?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2)材料二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何区别。
答案解析部分
一、古代埃及
1. B
解: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B项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初步统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埃及文明完成初步统一的时间。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21·cn·jy·com
2. C
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故A不符合题意;
梵文是印度的古典语言。故B不符合题意;
古代埃及人创造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故C符合题意;
字母文字源于腓尼基字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要分清象形文象形文字、字母文字、梵文的发祥地,不要混淆。本题难度不大。
3. B
解:根据材料信息,图片中的建筑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因此适合此著作的标题最好的是《尼罗河之光》。所以A不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不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不符合题意;
B项《尼罗河之光》最适合作为该著作的标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理解运用能力。
4. A
解:A项著名人物汉谟拉比是西亚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国王,不是埃及的国王,错误,符合题意;
B项出现时间是公元前3500年,是古代埃及文明诞生的时间,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文明代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正确,不符合题意;
D项文明类型属于农耕文明,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埃及和古希腊文明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5. B
解: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21cnjy.com
A项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不符合题意;
B项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符合题意;
C项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期,不符合题意;
D项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是在公元前525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年度尺为依托,考查古埃及的统一时间。
二、古代西亚国家
6. C
解: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在印度河流域,不属于两河流域文明;③基督教是西方海洋文明,不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所以②④符合题意。 2·1·c·n·j·y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巴比伦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地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 D
解: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西亚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蒙神是古埃及人民信仰的神,所以A不符合题意;种姓制度发生在古代印度,所以B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是古中国的文明成果,所以C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位于古代西亚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西亚国家文明成果的识记。21·世纪*教育网
8.C
解:本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位于尼罗河流域;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位于印度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出自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甲骨文出自我国商朝,位于黄河流域。故选C。 ?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文明的识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 A
解:本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 发源于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巴比伦。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的识记。21*cnjy*com
10. C
解:本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成就;种姓制度、佛教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文明的成就,位于两河流域;公元纪年、基督教与两河流域无关。故选择C。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文明成就的识记。
三、古代印度
11. A
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是世界历史上的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印度教是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选项C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选项D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宗教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在古印度诞生的宗教”,结合所学可知答案为佛教。【出处:21教育名师】
12. B
解: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A项苏美尔人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不符合题意;
B项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逐渐建立起许多小国家,符合题意;
C项希伯来人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不符合题意;
D项阿拉伯人是犹太人的祖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印度建立的史实。
13. B
解: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A项底比斯是位于中希腊维奥蒂亚州的城市,不符合题意;
B项华氏城是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的首都,符合题意;
C项孟斐斯是古埃及城市,不符合题意;
D项巴格达是伊拉克首都,同时也是巴格达省首府,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的首都。
14. D
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种姓制度中,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军事和行政权力。所以,“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符合史实,D符合题意;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A描述错误,A不符合题意;
吠舍没有权利审问犯人,B描述错误,B不符合题意;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是最高阶层,是剥削阶级,不可能在自己的田地里劳动,C描述错误,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各个等级所对应的职责,在教材中均有所介绍,学生可以通过课外书籍加以理解。
15. D
解: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种姓制度规定了不同种姓的人不能通婚,明确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分工,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因此武士和国王同属于刹帝利,但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作为婆罗门的僧侣贵族享有的而不是国王,神族人员比国王享有更高的权利,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理解。
四、材料探究
16. (1)尼罗河;两河 (2)爱琴海 (3)B;A (4)国家的出现;文字的产生;阶级的分化
解:(1)据图分析,图14中字母所对应的早期文明区域,A是尼罗河流域,B是两河流域。 (2)根据图中信息,该地位于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中间,由此可以判断 ①对应的海域名称是爱琴海。 (3)对比图14和图15,我们发现,孕育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 而孕育欧洲文明的地理因素应该是海洋。 (4)根据材料内容,苏美尔地区出现了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最早的文字形式称为楔形文字,法典的内容也体现了阶级歧视,等等由此可以归纳,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有显著标志的是国家的出现,文字的产生,阶级的分化。 【点评】文明时代的第一种社会形式是奴隶制,继之而来的是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它的出现,有利于生产经验和社会知识的传播,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因此说, 文字的出现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国家的产生把人类从原始的蛮荒时代带进了文明的社会。否定国家,就是否定文明。
17. (1)图一是古代埃及,图二是古代印度。 (2)共同点: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大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 (3)古代中国。这说明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大都产生于自然环境优越的大河流域。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很大,当人类弱小的时候,自然环境起了决定作用。
解:(1)考查学生识图能力, 图一是古代埃及,图二是古代印度。 (2)分析古印度文明与尼罗河流域文明的共同点,得出都诞生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其共同点是: 大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 (3)考查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一般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四个,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通过比较, 这说明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大都产生于自然环境优越的大河流域。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很大,当人类弱小的时候,自然环境起了决定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了解。 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印度河、恒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而后步入金属器时代。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一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18.(1)精确的算术设计;建筑材料使用巨石;建筑规模庞大。 (2)金字塔街;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 (3)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 (4)为研究古代埃及文明提供更丰富、准确的资料等。
解:(1)本题考查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埃及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材料一中“精确的算术设计”说明计算精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 625 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说明建筑规模庞大;“这座陵墓总共用了 200 万块石头”说明建筑材料使用巨石。精确的算术设计,建筑材料使用巨石,建筑规模庞大,都反映了金字塔建造水平的高超。 (2)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根据材料二可知,在金字塔考古中新发现了金字塔街、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和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 (3)本题考查金字塔的建造者和阅读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考古学家在金字塔建设者的墓群中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从而认为这些死者得到很好的医疗待遇,考古学家认为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因此提出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的新观点。 (4)本题考查金字塔考古研究的历史意义。材料四说明扫描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对金字塔有了更多的新发现,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古代埃及建筑技术的高超,说明人们不断对金字塔的考古研究为研究古代埃及文明提供更丰富、准确的资料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9.(1)婆罗门: 雅利安人中的祭司;刹帝利:雅利安人中的军事贵族;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2)最高的是婆罗门,最低的是首陀罗.原因:杀害婆罗门处罚最重,杀害首陀罗处罚最轻. (3)国家:印度.制度:种姓制度.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解:(1)本题考查的是种姓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界限森严。 (2)本题考查的是种姓制度的有关知识。由材料“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可知,最高的是婆罗门,最低的是首陀罗.因为杀害婆罗门处罚最重,杀害首陀罗处罚最轻。 (3)本题考查的是种姓制度的有关知识。由材料中“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它实际上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种姓制度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0.(1)<汉模拉比法典》汉模拉比。 (2)古巴比伦王国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汉说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汉漠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具有浓厚的等级思想,将刑罚作为报复的工具。而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罚的主要目的是防治犯罪。
解:本题考查古代古代巴比伦王国及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本题是基础题。该石柱是《汉模拉比法典》,是巴比伦国王汉模拉比制定的。材料二的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汉说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漠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具有浓厚的等级思想,将刑罚作为报复的工具。而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罚的主要目的是防治犯罪。 【点评】本题掌握古代古代巴比伦王国及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