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人教版《经济生活》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 人教版《经济生活》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10.2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暖房子工程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避险安居工程
望花区热电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加紧整理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协议书
望花区演武街道地质灾害区居民原来居住的房屋。
抚顺“5·15政务公开日
活动现场解决问题769个
1.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2.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与要求
3.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②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1.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2.基本内涵: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
发展动力
发展不平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展内外联动
社会公平正义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创新
(核心) 发展动力 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措施: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协调(关键) 发展
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绿色
(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开放
(保障) 发展内外联动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共享
(根本) 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问题探究]
某市政府提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力争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 000家以上,新培育“隐形冠军”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积极融入浙江自贸区建设,引导外贸出口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全面推行三级政府生态环境报告制度,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0%以上。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理念,认真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问题:该市在建设现代化强市进程中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答案: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坚持开放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坚持共享发展,不断改善民生。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1.基本内涵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重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根本:使供给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
③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结构性减税,降低实体企业税费成本。
④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引导资本“脱虚向实”,积极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部崛起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西部大开发

京津冀协同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要发力

练习测试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
A. 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
B. 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C. 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D.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D
(2018年高考全国1文综政治15)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推断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C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